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22页 |
1.2.1 联合再生制动对制动系统的要求 | 第13-15页 |
1.2.2 EHB制动系统的优缺点 | 第15-18页 |
1.2.3 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在ADAS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1.3 EHB液压调节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1.3.1 线性电磁阀参数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2 线性电磁阀压力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4 论文研究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1 论文研究路线 | 第26-27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EHB制动系统试验环境建设 | 第28-38页 |
2.1 EHB制动系统硬件试验环境的建设 | 第28-34页 |
2.1.1 EHB制动系统试验台设计 | 第28-29页 |
2.1.2 EHB制动系统试验台搭建 | 第29-30页 |
2.1.3 基于MicroAutoBoxⅡ1401/1501 的快速原型 | 第30-31页 |
2.1.4 电磁阀驱动电路硬件设计 | 第31-34页 |
2.2 dSPACE与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的建设 | 第34-36页 |
2.3 EHB硬件在环试验环境建设 | 第36-37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线性电磁阀运动机理及参数模型的搭建 | 第38-54页 |
3.1 线性电磁阀的物理结构及其运动机理 | 第38-39页 |
3.2 线性阀参数模型推导 | 第39-43页 |
3.3 制动轮缸结构分析与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3.3.1 增压过程中轮缸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3.3.2 减压过程中轮缸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3.4 HCU增压过程与减压过程参数模型建立 | 第45-47页 |
3.5 增减压电磁阀参数辨识 | 第47-53页 |
3.5.1 参数辨识原理 | 第47-48页 |
3.5.2 线性增减压电磁阀最小二乘参数辨识 | 第48-53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EHB液压调节器特性测试 | 第54-70页 |
4.1 EHB液压调节器内部传感器标定 | 第54-62页 |
4.2 高压蓄能器动态压力特性试验 | 第62-63页 |
4.3 高压蓄能器初始压力值对于电磁阀增减压速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 PWM信号的基频选择 | 第64-65页 |
4.5 线性阀压力特性测试 | 第65-66页 |
4.6 线性阀驱动电流特性测试 | 第66-69页 |
4.6.1 线性增压阀驱动电流测试 | 第66-68页 |
4.6.2 线性减压阀驱动电流测试 | 第68-69页 |
4.7 本章总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压力跟随控制算法研究与EHB控制策略验证 | 第70-90页 |
5.1 蓄能器压力控制 | 第70-71页 |
5.2 单闭环轮缸压力控制算法 | 第71-74页 |
5.3 压力—电流双闭环压力控制 | 第74-79页 |
5.3.1 电流内环调节控制 | 第75-78页 |
5.3.2 压力外环调节控制 | 第78-79页 |
5.4 基于电流前馈的压力-电流双闭环压力控制 | 第79-85页 |
5.4.1 电流内环调节控制 | 第79-82页 |
5.4.2 压力外环调节控制 | 第82-85页 |
5.5 EHB上层控制策略硬件在环算法验证 | 第85-89页 |
5.6 本章总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0-91页 |
6.2 全文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