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灰分沉积及其对DPF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2-13页
    1.3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第13-16页
        1.3.1 捕集器概述第13-14页
        1.3.2 多孔介质捕集机理第14-15页
        1.3.3 再生第15-16页
    1.4 灰分对DPF性能影响第16-18页
        1.4.1 灰分来源第16-17页
        1.4.2 DPF灰分沉积概述第17-18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5.1 颗粒物沉积机理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2 灰分沉积对DPF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9-21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DPF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3-39页
    2.1 模型概述和基本假设第23-24页
    2.2 微粒捕集数学模型第24-34页
        2.2.1 载体壁面模型第24-30页
        2.2.2 颗粒饼层模型第30-32页
        2.2.3 捕集效率计算模型第32-34页
    2.3 一维流场数学模型第34-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DPF快速老化试验及模型校验第39-51页
    3.1 DPF快速老化试验第39-44页
        3.1.1 试验台架建立及DPF预试验第39-41页
        3.1.2 洁净DPF加载压降特性试验第41-42页
        3.1.3 不同灰分加载量下压降特性试验第42-44页
    3.2 仿真模型校验第44-50页
        3.2.1 载体壁面参数校核第44-45页
        3.2.2 碳烟加载参数校核第45-47页
        3.2.3 灰分饼层参数校核第47-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灰分沉积对DPF压降特性影响机理研究第51-65页
    4.1 灰分沉积机理概述第51-55页
        4.1.1 灰分的沉积过程第51页
        4.1.2 灰分饼层渗透率的估算第51-54页
        4.1.3 灰分末端堵塞的影响机理第54-55页
            4.1.3.1 灰分末端堵塞现象概述第54页
            4.1.3.2 灰分迁移机理概述第54-55页
    4.2 灰分饼层沉积对DPF压降特性的影响第55-58页
    4.3 灰分末端堵塞对DPF压降特性的影响第58-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5页
第5章 灰分沉积对CDPF连续再生影响研究第65-79页
    5.1 连续再生第65-67页
    5.2 催化型DPF催化剂失活第67-69页
        5.2.1 催化剂失活机理第67-68页
        5.2.2 CDPF催化剂失活机理第68-69页
    5.3 连续再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69-74页
    5.4 仿真结果分析第74-78页
        5.4.1 灰分饼层对NO2反向扩散的影响分析第74-77页
        5.4.2 催化剂活性表面占比对被动再生速率的影响第77-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9-83页
    6.1 全文总结第79-81页
    6.2 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作者简介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跑步锻炼对抑郁症CUS模型大鼠海马各区少突胶质细胞作用的体视学研究
下一篇:《公开的秘密》的成长母题--叙事空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