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二氧化钛微球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纳米晶半导体薄膜第11-15页
            1.2.1.1 纳米晶TiO_2薄膜的制备方法第12-14页
            1.2.1.2 纳米晶TiO_2薄膜的结构优化第14-15页
        1.2.2 染料敏化剂第15页
        1.2.3 电解质第15-16页
        1.2.4 对电极第16页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机理第16-19页
        1.3.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第16-17页
        1.3.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1.3.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第18-19页
    1.4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QDSSC)研究进展第19-21页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8页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页
    2.2 研究方法第22-28页
        2.2.1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2.2 实验设备第23-24页
        2.2.3 表征方法第24-28页
            2.2.3.1 X射线衍射仪(XRD)第24-25页
            2.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5页
            2.2.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25-26页
            2.2.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26页
            2.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6页
            2.2.3.6 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测试第26-28页
3 铌掺杂TiO_2分等级微球的制备及其在DSSC中的应用第28-43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实验过程第29-31页
        3.2.1 铌掺杂锐钛矿TiO_2微球的制备第29页
        3.2.2 铌掺杂锐钛矿TiO_2微球DSSC的制备第29-30页
        3.2.3 样品的表征第30-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1页
        3.3.1 铌掺杂TiO_2微球的结构分析第31-34页
        3.3.2 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第34-35页
        3.3.3 孔结构和光学特性分析第35-37页
        3.3.4 电荷复合和电子转移分析第37-39页
        3.3.5 光电流-电压和IPCE研究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4 石墨烯量子点/CdS/CdSe共敏化太阳能电池第43-56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过程第44-46页
        4.2.1 TiO_2纳米晶薄膜电极的制备第44-45页
        4.2.2 量子点CdS/CdSe的沉积第45页
        4.2.3 石墨烯量子点/CdS/CdSe量子点的沉积第45-46页
        4.2.4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46页
        4.2.5 样品表征与测试第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5页
        4.3.1 形貌表征第46-48页
        4.3.2 薄膜的晶体结构第48-49页
        4.3.3 光阳极敏化前后的光学性能测试第49-52页
        4.3.4 量子点共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测试第52-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大学本科生“微信依赖”实证研究
下一篇:腾讯新闻客户端NBA频道新闻报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