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59页 |
1.1 水凝胶 | 第19-39页 |
1.1.1 水凝胶简介 | 第19-20页 |
1.1.2 水凝胶的分类 | 第20-26页 |
1.1.3 水凝胶的合成 | 第26-33页 |
1.1.4 水凝胶的表征 | 第33-34页 |
1.1.5 水凝胶的应用 | 第34-39页 |
1.1.5.1 卫生用品 | 第34页 |
1.1.5.2 农业土建 | 第34-35页 |
1.1.5.3 工业用品 | 第35-36页 |
1.1.5.4 生物医学 | 第36-38页 |
1.1.5.5 药物传输 | 第38-39页 |
1.2 重金属离子污染 | 第39-41页 |
1.2.1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简介 | 第39页 |
1.2.2 水体中重金属去除方法 | 第39-41页 |
1.2.2.1 化学沉淀法 | 第40页 |
1.2.2.2 电化学法 | 第40页 |
1.2.2.3 离子交换法 | 第40-41页 |
1.2.2.4 生物法 | 第41页 |
1.2.2.5 吸附法 | 第41页 |
1.3 生物质简介 | 第41页 |
1.4 论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9页 |
第2章 MB–PAA盐敏感复合水凝胶的合成及应用 | 第59-87页 |
2.1 引言 | 第59-6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60页 |
2.2.2 MB–PAA和PAA的制备 | 第60页 |
2.2.3 MB–PAA吸水性测试 | 第60-61页 |
2.2.4 MB–PAA保水性测试 | 第61页 |
2.2.5 MB–PAA对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2.2.6 材料表征 | 第6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9页 |
2.3.1 MB–PAA的合成机理 | 第62-63页 |
2.3.2 材料表征 | 第63-67页 |
2.3.2.1 元素分析 | 第63-64页 |
2.3.2.2 SEM分析 | 第64-65页 |
2.3.2.3 FTIR光谱分析 | 第65页 |
2.3.2.4 TG/DTG分析 | 第65-66页 |
2.3.2.5 XRD分析 | 第66-67页 |
2.3.3 反应条件对MB–PAA吸水性的影响 | 第67-74页 |
2.3.3.1 丙烯酸中和度的影响 | 第67页 |
2.3.3.2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第67页 |
2.3.3.3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2.3.3.4 MB用量的影响 | 第68页 |
2.3.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8-70页 |
2.3.3.6 阳离子的影响 | 第70-72页 |
2.3.3.7 阴离子的影响 | 第72页 |
2.3.3.8 MB–PAA颗粒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2.3.4 MB–PAA吸水动力学分析 | 第74-75页 |
2.3.4.1 溶胀动力学 | 第74-75页 |
2.3.4.2 扩散动力学模型 | 第75页 |
2.3.5 MB–PAA的保水性能 | 第75-76页 |
2.3.6 MB–PAA对Pb(Ⅱ)和Cd(Ⅱ)离子的吸附性能 | 第76-79页 |
2.3.6.1 吸附时间和浓度的影响 | 第76-77页 |
2.3.6.2 吸附金属离子动力学分析 | 第77-79页 |
2.4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第3章 WNMS–PAA复合水凝胶的合成及应用 | 第87-117页 |
3.1 引言 | 第87-8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88页 |
3.2.2 WNMS–PAA水凝胶的合成 | 第88页 |
3.2.3 WNMS–PAA吸水性测试 | 第88-89页 |
3.2.4 WNMS–PAA保水性测试 | 第89页 |
3.2.5 WNMS–PAA对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 | 第89-90页 |
3.2.5.1 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测定 | 第89页 |
3.2.5.2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89页 |
3.2.5.3 温度的影响 | 第89页 |
3.2.5.4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89-90页 |
3.2.6 金属离子的解吸和再生性能测定 | 第90页 |
3.2.7 材料表征 | 第9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0-111页 |
3.3.1 WNMS–PAA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 | 第90-91页 |
3.3.2 材料表征 | 第91-98页 |
3.3.2.1 FTⅠR分析 | 第91-92页 |
3.3.2.2 SEM分析 | 第92页 |
3.3.2.3 EDS分析 | 第92-93页 |
3.3.2.4 XPS分析 | 第93-98页 |
3.3.3 WNMS–PAA的吸水性能 | 第98页 |
3.3.4 WNMS–PAA的保水性能 | 第98-100页 |
3.3.5 WNMS–PAA对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 | 第100-110页 |
3.3.5.1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3.3.5.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104页 |
3.3.5.3 吸附温度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3.3.5.4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105页 |
3.3.5.5 吸附Cd(Ⅱ)和Pb(Ⅱ)热力学分析 | 第105-107页 |
3.3.5.6 吸附Cd(Ⅱ)和Pb(Ⅱ)动力学分析 | 第107-108页 |
3.3.5.7 扩散动力学分析 | 第108-110页 |
3.3.6 WNMS–PAA的解吸和再生性能 | 第110-111页 |
3.4 结论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
第4章 SESD–PAA复合水凝胶的合成及应用 | 第117-147页 |
4.1 引言 | 第117-11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18-120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118页 |
4.2.2 SESD–PA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第118页 |
4.2.3 SESD–PAA对Zn(Ⅱ),Fe(Ⅲ),Cu(Ⅱ)和Cr(Ⅲ)离子的吸附 | 第118-119页 |
4.2.4 混合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测定 | 第119页 |
4.2.5 解吸和再生性能测定 | 第119页 |
4.2.6 材料表征 | 第119-12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39页 |
4.3.1 SESD–PAA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 | 第120-121页 |
4.3.2 材料表征 | 第121-129页 |
4.3.2.1 FTIR分析 | 第121页 |
4.3.2.2 TG/DTG分析 | 第121-122页 |
4.3.2.3 XRD分析 | 第122-123页 |
4.3.2.4 SEM分析 | 第123-124页 |
4.3.2.5 EDS分析 | 第124-125页 |
4.3.2.6 XPS分析 | 第125-129页 |
4.3.3 吸附条件对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4.3.3.1 pH值的影响 | 第129页 |
4.3.3.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4.3.3.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130页 |
4.3.4 SESD–PAA与现有吸附剂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对比 | 第130-137页 |
4.3.4.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132-133页 |
4.3.4.2 扩散动力学分析 | 第133-135页 |
4.3.4.3 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135-137页 |
4.3.5 在混合溶液中SESD–PAA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 第137-138页 |
4.3.6 SESD–PAA的解吸和再生性能 | 第138-139页 |
4.4 结论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7页 |
第5章 Na-Bentonite/MB–PA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 第147-173页 |
5.1 引言 | 第147-14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48-151页 |
5.2.1 材料与试剂 | 第148页 |
5.2.2 Na-Bentonite/MB–PAA的合成 | 第148-149页 |
5.2.3 Na-Bentonite/MB–PAA吸水性测定 | 第149-150页 |
5.2.4 Na-Bentonite/MB–PAA保水性测定 | 第150页 |
5.2.5 Na-Bentonite/MB–PAA对Cd(Ⅱ)和Pb(Ⅱ)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150页 |
5.2.5.1 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测定 | 第150页 |
5.2.5.2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150页 |
5.2.5.3 温度的影响 | 第150页 |
5.2.5.4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150页 |
5.2.6 材料表征 | 第150-15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51-167页 |
5.3.1 最佳吸附条件的确定 | 第151页 |
5.3.2 材料表征 | 第151-160页 |
5.3.2.1 FTIR分析 | 第151-152页 |
5.3.2.2 TG/DTG分析 | 第152-153页 |
5.3.2.3 XRD分析 | 第153-154页 |
5.3.2.4 SEM分析 | 第154-155页 |
5.3.2.5 XPS分析 | 第155-160页 |
5.3.3 Na-Bentonite/MB–PAA的吸水性 | 第160-161页 |
5.3.4 溶胀动力学分析 | 第161-162页 |
5.3.5 Na-Bentonite/MB–PAA的保水性 | 第162-163页 |
5.3.6 Na-Bentonite/MB–PAA对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 | 第163-167页 |
5.3.6.1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163-164页 |
5.3.6.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164页 |
5.3.6.3 温度的影响 | 第164-165页 |
5.3.6.4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165页 |
5.3.6.5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165-167页 |
5.4 结论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3-177页 |
附录 | 第177-179页 |
作者简介 | 第179-181页 |
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81-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