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H_2S气体的危害及来源 | 第11-14页 |
1.2.1 H_2S气体的来源 | 第11页 |
1.2.2 H_2S气体的危害 | 第11-14页 |
1.3 硫化氢回收工艺现状 | 第14-26页 |
1.3.1 硫磺回收 | 第14-23页 |
1.3.2 尾气灼烧和制稀酸 | 第23-25页 |
1.3.3 回注地层 | 第25-26页 |
1.4 研究目的及思路 | 第26-2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2 酸气气体基础数据与处理方案 | 第28-42页 |
2.1 基础数据 | 第28-29页 |
2.1.1 原料气条件 | 第28页 |
2.1.2 设计参数 | 第28页 |
2.1.3 设计规范和标准 | 第28-29页 |
2.1.4 工艺设计技术要求 | 第29页 |
2.2 H_2S气体综合利用工艺方案选择 | 第29页 |
2.3 H_2S气体的提浓工艺选择 | 第29-31页 |
2.3.1 提浓方案选择 | 第29-30页 |
2.3.2 醇胺法吸收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2.3.3 提浓工艺流程 | 第31页 |
2.4 H_2S气体的提纯工艺 | 第31-39页 |
2.4.1 变压吸附法 | 第31-36页 |
2.4.2 加压液化分离法 | 第36-39页 |
2.5 酸气处理工艺选择 | 第39-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H_2S气体处理工艺计算 | 第42-74页 |
3.1 酸性气体提浓 | 第42-54页 |
3.1.1 MDEA酸性气体提浓工艺模拟 | 第42页 |
3.1.2 MDEA酸性气体提浓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2-52页 |
3.1.3 MDEA提浓酸性气工艺模拟结果 | 第52-54页 |
3.2 酸性气体提纯变压吸附法 | 第54-58页 |
3.2.1 变压吸附工艺模拟 | 第54-55页 |
3.2.2 变压吸附工艺过程 | 第55-56页 |
3.2.3 酸性气条件 | 第56-57页 |
3.2.4 吸附剂的选择 | 第57页 |
3.2.5 变压吸附工艺模拟结果 | 第57-58页 |
3.3 酸性气体提纯加压液化法 | 第58-62页 |
3.3.1 加压液化工艺模拟 | 第58-59页 |
3.3.2 加压液化工艺过程 | 第59页 |
3.3.3 酸性气条件 | 第59页 |
3.3.4 加压液化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9-62页 |
3.4 酸性气体处理方案初步探讨 | 第62-72页 |
3.4.1 酸性气条件 | 第62-63页 |
3.4.2 NaHS生产工艺及原理 | 第63页 |
3.4.3 NaHS生产工艺分析 | 第63-64页 |
3.4.4 反应器类型选择 | 第64-65页 |
3.4.5 反应器的设计 | 第65-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4 总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