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1.1 玉米氮效率决定因素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 玉米氮效率评价方法进展 | 第10-11页 |
1.3 玉米氮效率的表型性状研究 | 第11-13页 |
1.3.1 根系性状 | 第11页 |
1.3.2 穗部性状 | 第11-12页 |
1.3.3 其它表型性状 | 第12-13页 |
1.4 玉米氮效率的生理性状研究 | 第13-17页 |
1.4.1 氮素的吸收、积累、转运与分配 | 第13-14页 |
1.4.2 氮代谢关键酶 | 第14-15页 |
1.4.3 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 | 第15-16页 |
1.4.4 其它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21页 |
2.4.1 土壤理化性状 | 第19页 |
2.4.2 酶活性测定 | 第19页 |
2.4.3 根系性状测定 | 第19页 |
2.4.4 生物量及氮积累量测定 | 第19页 |
2.4.5 产量测定 | 第19-20页 |
2.4.6 其它性状测定 | 第20页 |
2.4.7 有关指标计算及统计方法 | 第20-2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1-33页 |
3.1 玉米产量及氮效率分析 | 第21-25页 |
3.1.1 2013 年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分析 | 第21-22页 |
3.1.2 2013 年不同玉米品种氮效率类型的划分 | 第22-23页 |
3.1.3 2014 年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 | 第23-24页 |
3.1.4 2014 年不同玉米品种氮效率类型的划分 | 第24-25页 |
3.2 不同施氮量下的性状表现 | 第25-30页 |
3.2.1 农艺性状 | 第25-27页 |
3.2.2 不同时期氮积累量 | 第27-29页 |
3.2.3 氮营养性状 | 第29页 |
3.2.4 水培条件下玉米苗期性状 | 第29-30页 |
3.3 相关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各玉米品种产量与各氮营养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3.3.2 不同类型代表品种氮效率与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3.4 氮效率的构成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6页 |
4.1 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表现 | 第33页 |
4.2 玉米品种氮效率类型的划分 | 第33页 |
4.3 不同施氮量下各玉米品种性状的差异 | 第33-34页 |
4.4 产量和氮效率与各性状的关系 | 第34-35页 |
4.5 氮效率的决定因素 | 第35-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