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建筑的文化学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从文化学层次原理看法院建筑 | 第10-18页 |
第一节 文化学结构层次原理 | 第10-14页 |
一、关于文化和文化学理论的发展 | 第10-11页 |
二、关于文化学的结构层次理论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文化学原理研究法院建筑的意义 | 第14-18页 |
一、法院建筑的界定及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二、用文化学原理研究我国法院建筑的意义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我国法院建筑的历史鸟瞰 | 第18-31页 |
第一节 古代司法建筑—古代衙门 | 第18-22页 |
一、古代“衙门”的由来 | 第18-19页 |
二、古代衙门的整体建构 | 第19-20页 |
三、古代衙门的附属装饰 | 第20-22页 |
四、文化学结构视角下的古代衙门 | 第22页 |
第二节 近代时期的法院建筑 | 第22-27页 |
一、清末时期的法院建筑 | 第22-23页 |
二、民国时期南京地区的法院建筑 | 第23-25页 |
三、近代其他地区的法院建设 | 第25-26页 |
四、文化学结构视角下的近代法院建筑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法院建筑 | 第27-31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法院建筑 | 第27-29页 |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法院建筑发展 | 第29页 |
三、文化学结构视角下新中国成立后的法院建筑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法院建筑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44页 |
第一节 文化学结构原理下法院建筑的“品性” | 第31-34页 |
一、法院建筑的实用性 | 第31-32页 |
二、法院建筑的形象性 | 第32-34页 |
三、法院建筑的精神性 | 第34页 |
第二节 我国法院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一、广泛的派出法庭被撤销 | 第34-35页 |
二、法院选址偏离行政区中心 | 第35-37页 |
三、法院建筑公共形象的“洋化” | 第37-38页 |
四、法院建筑的封闭性问题 | 第38-39页 |
五、法院建筑的工具性 | 第39页 |
六、法院建筑的行政化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我国法院建筑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一、缺乏对法院建筑的系统认识 | 第40-41页 |
二、政绩观的歪曲 机关间的攀比 | 第41-42页 |
三、拍板决定 不尊重科学规律 | 第42页 |
四、规划缺乏理性思维 随意性强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