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 第8-9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1.2.2 研究范畴 | 第9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1 关于养老机构的研究 | 第9-10页 |
1.3.2 关于机构养老人群服务需求的研究 | 第10页 |
1.3.3 关于社工介入养老机构服务的研究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2 W县养老机构的概况及其服务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2.1 W县养老机构及A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 第13-15页 |
2.1.1 W县养老机构的总体情况 | 第13-14页 |
2.1.2 A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2.2 相关理论与养老服务 | 第15-18页 |
2.2.1 增权理论与养老服务 | 第15-16页 |
2.2.2 福利多元化理论与养老服务 | 第16页 |
2.2.3 符号互动论与养老服务 | 第16-18页 |
3 A敬老院的养老服务状况描述与存在问题分析 | 第18-27页 |
3.1 养老服务提供现状描述 | 第18-22页 |
3.1.1 提供七大类二十多小项服务内容 | 第18-19页 |
3.1.2 总体服务内容的平均满意度未超过 75% | 第19-21页 |
3.1.3 服务内容和水平与老年人需求还有差异 | 第21-22页 |
3.2 服务中的问题 | 第22-24页 |
3.2.1 生活照护服务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3.2.2 医疗保健服务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3.2.3 精神慰藉服务问题分析 | 第24页 |
3.3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4-27页 |
3.3.1 管理官僚化,对服务对象定位不清晰 | 第24-25页 |
3.3.2 基础设施落后,服务项目待丰富 | 第25-26页 |
3.3.3 服务人员不稳定, 服务质量待提高 | 第26-27页 |
4 从社工角度提升养老机构服务的思路建议 | 第27-34页 |
4.1 政府层面 | 第27-28页 |
4.1.1 转变政府工作角色,变考核主体为服务监督主体 | 第27页 |
4.1.2 立足本土制定政策,开发养老机构的社工岗位 | 第27-28页 |
4.2 养老机构层面 | 第28-29页 |
4.2.1 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 第28-29页 |
4.2.2 科学考评管理人员,实行流动退出机制 | 第29页 |
4.2.3 发展敬老院庭院经济,实现发展长效化 | 第29页 |
4.3 社会工作层面 | 第29-34页 |
4.3.1 邀请社工专业志愿者,引入社工专业化服务 | 第29-30页 |
4.3.2 为老年群体增权,刺激机构服务提升 | 第30-33页 |
4.3.3 树立家庭思维,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 第33-34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34-3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34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