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大数据分析的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数据挖掘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大数据分析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停电统计数据的特征化分析 | 第18-35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停电性质特征化分析 | 第18-23页 |
2.2.1. 故障停电与预安排停电的特征化分析 | 第19-20页 |
2.2.2. 故障停电中各停电性质的特征化分析 | 第20-21页 |
2.2.3. 预安排停电中各停电性质的特征化分析 | 第21-22页 |
2.2.4. 计划停电各停电性质的特征化分析 | 第22页 |
2.2.5. 停电性质特征化分析汇总 | 第22-23页 |
2.3. 停电月份数据特征化分析 | 第23-27页 |
2.3.1. 全部停电月份数据特征化分析 | 第23-24页 |
2.3.2. 故障停电月份数据特征化分析 | 第24-25页 |
2.3.3. 预安排停电月份数据特征化分析 | 第25-27页 |
2.4. 故障停电责任原因特征化分析 | 第27-29页 |
2.5. 故障停电设备特征化分析 | 第29-31页 |
2.6. 架空线路停电时户数的统计学特征 | 第31-34页 |
2.6.1. 指数分布拟合及其检验原理 | 第31-32页 |
2.6.2. 架空线路停电时户数的分布拟合 | 第32-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故障停电统计数据的两步聚类分析 | 第35-42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两步聚类的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3.3. 故障停电的聚类分析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故障停电统计数据的演变分析 | 第42-49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自组织临界特性(SOC) | 第43页 |
4.3. 配网停电事故数据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4.3.1. 幂律分布及其无标度特征 | 第43-44页 |
4.3.2. 双对数坐标下的线性拟合及校验 | 第44-45页 |
4.4. 配电网停电事故幂律分布特征 | 第45-47页 |
4.4.1. 停电时户数的幂律分布 | 第45-46页 |
4.4.2. 停电持续时间的幂律分布 | 第46-47页 |
4.5. SOC特征的意义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和设备故障统计数据的关联分析 | 第49-58页 |
5.1. 引言 | 第49-51页 |
5.2. 皮尔逊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5.3. 数据的关联分析 | 第52-56页 |
5.3.1. 数据的预处理 | 第52-53页 |
5.3.2. 谐波电压与电容器组故障 | 第53-54页 |
5.3.3. 电压偏差与电容器组故障 | 第54-55页 |
5.3.4. 电压闪变与电容器组故障 | 第55页 |
5.3.5.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与电容器组故障 | 第55页 |
5.3.6. 各电能质量项目对电容器组故障的综合对比 | 第55-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