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延边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点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研究的创新点第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相关概念第15-18页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15-16页
        2.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16-17页
        2.1.3 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结构第17-18页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第18-20页
        2.2.1 资本运动总公式第18页
        2.2.2 价值规律第18-19页
        2.2.3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第19-20页
    2.3 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理念及政策第20-23页
        2.3.1 五大发展理念第20-21页
        2.3.2 中央一号文件第21页
        2.3.3 "十三五"规划的农业发展任务第21-23页
第三章 延边地区农业供给侧的基本情况分析第23-39页
    3.1 延边地区农业改革的历程第23-26页
        3.1.1 第一阶段:侧重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第23-24页
        3.1.2 第二阶段:侧重农业增产增收改革第24-25页
        3.1.3 第三阶段:侧重农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改革第25-26页
    3.2 延边地区农业供给侧的现状第26-32页
        3.2.1 农业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第27-29页
        3.2.2 农业科技应用及创新第29-30页
        3.2.3 农业生产者结构第30-31页
        3.2.4 农产品结构第31-32页
    3.3 延边地区农业供给侧的主要问题第32-39页
        3.3.1 农业传统生产要素效用低第32-34页
        3.3.2 创新要素的驱动力不足第34-35页
        3.3.3 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偏低第35-36页
        3.3.4 农产品供给偏离市场需求第36-39页
第四章 延边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第39-49页
    4.1 激活农业传统生产要素第39-42页
        4.1.1 提高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第39-40页
        4.1.2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第40-41页
        4.1.3 加强"智慧农业"建设第41-42页
    4.2 强化创新驱动作用第42-44页
        4.2.1 营造全社会的创新氛围第42页
        4.2.2 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第42-43页
        4.2.3 强化科研单位的创新实践能力第43-44页
    4.3 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第44-46页
        4.3.1 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44-45页
        4.3.2 打造优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第45页
        4.3.3 提升农业的生产和休闲服务水平第45-46页
    4.4 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第46-49页
        4.4.1 灵活引导玉米产量调整第46-47页
        4.4.2 促进"粮经饲、农林牧"相协调第47-48页
        4.4.3 打造生态特色农产品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
下一篇:基于代码指纹的C源程序相似度评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