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典型案例回顾 | 第9-15页 |
(一)案例简介 | 第9-10页 |
1.孙某诉孔某、付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 第9页 |
2.姜某诉常某、某出租车公司、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 第9页 |
3.张某诉宋某、某运输公司、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 第9-10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0-15页 |
1.理论上的争论以及司法实务上的分歧 | 第10-11页 |
2.立法现状 | 第11-15页 |
二、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概述 | 第15-18页 |
(一)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道路交通事故 | 第15-16页 |
2.道路交通事故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 | 第16-17页 |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和赔偿责任主体 | 第17-18页 |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认定的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一)确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1.几种基本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2.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二元说 | 第19-21页 |
(二)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依据 | 第21-24页 |
1.主体认定基准的选择及适用 | 第21-22页 |
2.“二元说”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二元说的矫正 | 第22-24页 |
四、实务中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4-31页 |
(一)租赁 | 第24-25页 |
1.使用租赁 | 第24-25页 |
2.融资租赁 | 第25页 |
(二)挂靠经营的情形 | 第25-27页 |
(三)单纯转移机动车占有的情形 | 第27-28页 |
1.质押 | 第27页 |
2.维修、保管 | 第27-28页 |
(四)擅自驾驶的情形 | 第28-31页 |
1.有雇佣关系 | 第28-29页 |
2.无雇佣关系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