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及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优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侧耳属食用菌概述第11-14页
        1.1.1 侧耳属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1.1.2 侧耳属食用菌生活史第12页
        1.1.3 侧耳属食用菌食(药)用价值第12-13页
        1.1.4 侧耳属食用菌发展前景第13-14页
    1.2 陕南食用菌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1 环境条件第14页
        1.2.2 陕南食用菌物种概况第14页
        1.2.3 陕南食用菌产业现状第14-15页
    1.3 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同工酶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DNA分子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食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1 原理及特点第17-18页
        1.4.2 发展现状第18页
    1.5 研究背景及内容第18-21页
        1.5.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1-37页
    2.1 试验材料第21-23页
        2.1.1 供试菌种及来源第21-22页
        2.1.2 培养基配方第22页
        2.1.3 主要试剂第22-23页
        2.1.4 仪器设备第23页
    2.2 试验方法第23-24页
        2.2.1 菌种活化第23页
        2.2.2 菌落形态特征及生长速度第23页
        2.2.3 液体种形态特征第23页
        2.2.4 拮抗反应第23-24页
        2.2.5 子实体形态特征及生长情况第24页
        2.2.6 农学性状调查第2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4-35页
        2.3.1 菌落形态特征及生长速度第24-26页
        2.3.2 液体种形态特征第26-29页
        2.3.3 拮抗反应第29页
        2.3.4 子实体形态特征及生长情况第29-33页
        2.3.5 供试菌种农学性状第33-35页
    2.4 讨论第35-37页
第3章 陕南侧耳属食用菌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7-51页
    3.1 试验材料第37-38页
        3.1.1 供试菌种信息第37页
        3.1.2 培养基配方第37页
        3.1.3 主要试剂第37-38页
        3.1.4 仪器设备第38页
    3.2 试验方法第38-40页
        3.2.1 菌种活化第38页
        3.2.2 酯酶同工酶提取及检测第38-39页
        3.2.3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第39-40页
        3.2.4 ITS序列扩增及分析第4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3.3.1 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第40-42页
        3.3.2 酯酶同工酶酶谱聚类分析第42-43页
        3.3.3 ITS序列电泳图谱分析第43-44页
        3.3.4 ITS序列信息及遗传距离第44-46页
        3.3.5 基于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第46-47页
    3.4 讨论第47-51页
        3.4.1 酯酶同工酶结果讨论第47-48页
        3.4.2 ITS序列分析结果讨论第48-49页
        3.4.3 供试菌种的亲缘关系讨论第49-51页
第4章 陕南侧耳属之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优化第51-61页
    4.1 试验材料第51-52页
        4.1.1 供试菌种第51页
        4.1.2 培养基配方第51页
        4.1.3 主要试剂第51-52页
        4.1.4 仪器设备第52页
    4.2 试验方法第52-54页
        4.2.1 菌种活化第52页
        4.2.2 液体种的制备第52-53页
        4.2.3 鲍鱼菇菌丝生物量的测定第53页
        4.2.4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第53页
        4.2.5 最陡爬坡试验第53页
        4.2.6 Box-Behnken试验设计第53-54页
        4.2.7 数据分析第5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4-60页
        4.3.1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第54-55页
        4.3.2 最陡爬坡试验第55页
        4.3.3 Box-Benhnken试验结果第55-56页
        4.3.4 Box-Benhnken试验方差分析第56-57页
        4.3.5 响应面图形分析第57-59页
        4.3.6 试验验证第59-60页
    4.4 讨论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附录第69-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巴经走兽类动物词语用字研究
下一篇:簡帛古書體例與古書整理研究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