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对比及工程应用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13页
2 风荷载第13-19页
    2.1 中美风荷载定义第13-14页
    2.2 地面粗糙度划分第14-16页
        2.2.1 中国规范第14页
        2.2.2 美国规范第14-16页
    2.3 中美标准风压计算第16-17页
        2.3.1 中国规范第16页
        2.3.2 美国规范第16-17页
    2.4 本章小结第17-19页
3 抗震设计第19-37页
    3.1 引言第19页
    3.2 抗震设防水准第19-24页
        3.2.1 设防水准目标第19-21页
        3.2.2 地震设防依据及参数第21-22页
        3.2.3 抗震设防分类第22-24页
    3.3 建筑场地类别第24-26页
        3.3.1 中国规范第24-25页
        3.3.2 美国规范第25页
        3.3.3 规范对比第25-26页
    3.4 地震作用分析第26-35页
        3.4.1 分析方法第26-27页
        3.4.2 地震反应谱第27-30页
        3.4.3 水平地震作用第30-33页
        3.4.4 竖向地震作用第33页
        3.4.5 抗震设计组合第33-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4 钢结构设计第37-55页
    4.1 引言第37-38页
    4.2 构件的局部稳定性要求第38-42页
        4.2.1 中国规范第38-40页
        4.2.2 美国规范第40-42页
        4.2.3 规范对比第42页
    4.3 轴心受拉和受压强度计算第42-43页
        4.3.1 中国规范第42页
        4.3.2 美国规范第42-43页
        4.3.3 规范对比第43页
    4.4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第43-48页
        4.4.1 中国规范第43-44页
        4.4.2 美国规范第44-47页
        4.4.3 规范对比第47-48页
    4.5 受弯构件设计第48-50页
        4.5.1 中国规范第48页
        4.5.2 美国规范第48-49页
        4.5.3 规范对比第49-50页
    4.6 实腹式压弯构件设计第50-52页
        4.6.1 中国规范第50-51页
        4.6.2 美国规范第51-52页
        4.6.3 规范对比第52页
    4.7 本章小结第52-55页
5 工程实例对比第55-70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工程概况第55页
    5.3 结构布置与建模第55-57页
    5.4 基本参数第57页
    5.5 荷载工况及组合第57-59页
        5.5.1 恒载第57页
        5.5.2 活载第57-58页
        5.5.3 风荷载第58页
        5.5.4 地震荷载第58-59页
        5.5.5 荷载组合第59页
    5.6 结构内力分析第59-66页
        5.6.1 风荷载第59-61页
        5.6.2 地震荷载第61-66页
    5.7 钢结构设计检验第66-69页
        5.7.1 梁构件第66-67页
        5.7.2 柱构件第67-68页
        5.7.3 垂直支撑构件第68-69页
    5.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生物及有机分子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下一篇:Endocan对胃癌细胞株恶性程度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