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超现实主义绘画图式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4 名词界定 | 第9-11页 |
1.4.1 超现实主义 | 第9-10页 |
1.4.2 超现实主义绘画 | 第10-11页 |
1.4.3 85美术思潮运动 | 第11页 |
1.4.4 图式 | 第11页 |
1.5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溯源 | 第11-16页 |
1.5.1 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 第11-13页 |
1.5.2 超现实主义绘画理论 | 第13-14页 |
1.5.3 85年之前的中国超现实主义绘画 | 第14-15页 |
1.5.4 85美术思潮运动中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 第15-16页 |
1.6 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三从性 | 第17-29页 |
2.1 时空设置的主观性 | 第17-20页 |
2.2 色彩表现的自我性 | 第20-23页 |
2.3 图像符号的指向性 | 第23-29页 |
第3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主题呈现图式 | 第29-38页 |
3.1 幻想与梦境 | 第29-31页 |
3.2 隐喻 | 第31-36页 |
3.3 情感的诉求 | 第36-38页 |
第4章 当代中国超现实主义绘画图式表达的多样性 | 第38-41页 |
4.1 超现实主义绘画图式表达在当代中国的转变 | 第38页 |
4.2 超现实主义绘画图式表达发生转变的原因 | 第38-41页 |
4.2.1 社会转型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2 图像的冲击 | 第39页 |
4.2.3 画家个人审美取向的转变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