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与仿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Agent的概念 | 第15-19页 |
1.2.1 Agent的定义 | 第16-18页 |
1.2.2 Agent的协作 | 第18-19页 |
1.3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1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Agent仿真平台介绍 | 第21-22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2-24页 |
第2章 动态环境下多智能体系统建模 | 第24-32页 |
2.1 Agent的建模 | 第24-27页 |
2.1.1 Agent经典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2.1.2 动态环境下MAS的结构设计 | 第25-27页 |
2.2 Agent的通信模型 | 第27-29页 |
2.2.1 Agent通信机制 | 第27-28页 |
2.2.2 Agent通信语言 | 第28-29页 |
2.3 动态环境下Agent个体行为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2.3.1 动态环境下仿真空间模型 | 第29页 |
2.3.2 动态环境下仿真个体模型 | 第29-30页 |
2.3.3 动态环境下Agent的行为决策模型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MAS仿真平台设计 | 第32-46页 |
3.1 仿真系统总体结构 | 第32页 |
3.2 MAS仿真平台表示层设计 | 第32-36页 |
3.2.1 仿真平台图形模块 | 第33-34页 |
3.2.2 仿真软件图层管理模块 | 第34-36页 |
3.3 MAS仿真平台逻辑层设计 | 第36-42页 |
3.3.1 动态环境下Agent通信模式 | 第37-38页 |
3.3.2 多Agent协同任务分配 | 第38-40页 |
3.3.3 Agent单元路径规划 | 第40-41页 |
3.3.4 Agent单元结构 | 第41-42页 |
3.4 MAS仿真平台数据层设计 | 第42-45页 |
3.4.1 JADE与数据库交互 | 第42-43页 |
3.4.2 大地坐标与地心直角坐标以及互相转换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MAS任务分配改进 | 第46-58页 |
4.1 经典合同网协议 | 第46-48页 |
4.2 基于粒子群的合同网协议改进算法 | 第48-52页 |
4.2.1 任务分配指标 | 第48-49页 |
4.2.2 粒子群算法改进合同网 | 第49-52页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负载平衡 | 第52-55页 |
4.3.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52页 |
4.3.2 负载均衡模块设计 | 第52-55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多智能体协同仿真平台实现 | 第58-66页 |
5.1 仿真平台开发工具 | 第58-59页 |
5.2 MAS仿真平台开发环境配置 | 第59-60页 |
5.3 MAS仿真环境配置 | 第60-61页 |
5.4 MAS仿真流程 | 第61页 |
5.5 基于MAS的协同仿真 | 第61-65页 |
5.5.1 初始化目标信息 | 第62页 |
5.5.2 动态环境下MAS任务分配 | 第62-63页 |
5.5.3 动态环境下MAS路径规划 | 第63-64页 |
5.5.4 MAS任务再分配 | 第64-65页 |
5.5.5 多Agent协同执行任务 | 第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专利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