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氧化亚氮概述 | 第10页 |
1.2 N_2O的来源与危害 | 第10-11页 |
1.2.1 N_2O的来源 | 第10-11页 |
1.2.2 N_2O的危害 | 第11页 |
1.3 N_2O的消除方法 | 第11-12页 |
1.4 直接催化分解N_2O的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1.4.1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简述 | 第12-15页 |
1.4.2 分子筛催化剂简述 | 第15-17页 |
1.4.3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7-23页 |
1.5 论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页 |
2.3 活性测试 | 第25-27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27-28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 | 第27页 |
2.4.2 BET比表面积 | 第27页 |
2.4.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7页 |
2.4.4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 第27页 |
2.4.5 脉冲实验 | 第27-28页 |
3 N(Sn、Sb、Pb、Bi)修饰的Co_3O_4催化剂 | 第28-47页 |
3.1 不同N-Co_3O_4催化剂的活性对比 | 第28-29页 |
3.2 Bi-Co_3O_4催化剂 | 第29-37页 |
3.2.1 Bi/Co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杂质气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3 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探究 | 第33-37页 |
3.3 Pb修饰的Co_3O_4催化剂 | 第37-45页 |
3.3.1 Pb/Co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3.3.2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杂质气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3.3.4 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探究 | 第43-45页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4 K改性的Bi-Co_3O_4催化剂 | 第47-58页 |
4.1 K改性的Bi_(0.02)Co和Co_3O_4催化剂的活性对比 | 第47-51页 |
4.1.1 K负载量对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4.1.2 杂质气体对活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4.2 CO_2影响催化作用的机制 | 第51-54页 |
4.2.1 稳定性 | 第51-52页 |
4.2.2 CO_2吸附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4.2.3 K前驱体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 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探究 | 第54-56页 |
4.3.1 XRD | 第54-55页 |
4.3.2 H_2-TPR | 第55-56页 |
4.3.3 O_2-TPD | 第56页 |
4.4 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