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视角下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2、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境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四)创新点 | 第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2、案例研究法 | 第15-16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 第16-1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广义的违法建设 | 第16-17页 |
2、狭义的违法建设 | 第17页 |
(二)理论阐释 | 第17-19页 |
1、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提出 | 第17-18页 |
2、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三、P市违法建设治理现状 | 第19-23页 |
(一)P市违法建设形成原因 | 第19-20页 |
1、巨大的利益驱动 | 第19页 |
2、土地的供需失衡 | 第19页 |
3、查处机制不完善 | 第19-20页 |
(二)P市违法建设目前治理措施 | 第20-23页 |
1、集中行动期间的治理措施 | 第20-21页 |
2、日常的治理措施 | 第21-23页 |
四、P市违法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23-29页 |
(一)政府部门对违法建设行为惩治不力 | 第23-24页 |
1、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3页 |
2、管理防控体系不完善 | 第23-24页 |
3、违法建设治理方式单一 | 第24页 |
(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程度较低 | 第24-26页 |
1、非政府组织未发挥优势 | 第24-25页 |
2、社会舆论监督未真正实现 | 第25-26页 |
3、社区自主治理能力不足 | 第26页 |
(三)公众对违法建设治理参与力度不足 | 第26-29页 |
1、公众法律意识淡薄 | 第26-27页 |
2、公众参与程度较低 | 第27页 |
3、公众举报制度缺乏 | 第27-29页 |
五、解决违法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29-35页 |
(一)构建政府主导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 | 第29-31页 |
1、健全地方性法规制度 | 第29-30页 |
2、建立网格化管防体系 | 第30页 |
3、建立疏堵结合治理方式 | 第30-31页 |
(二)完善社会组织监督运行机制 | 第31-32页 |
1、引导非政府组织监督运行 | 第31页 |
2、增强社会舆论监督 | 第31-32页 |
3、提高社区自主治理能力 | 第32页 |
(三)加强公众参与违法建设治理力度 | 第32-35页 |
1、增强公众法律观念 | 第32-33页 |
2、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 第33页 |
3、建立健全举报制度 | 第33-35页 |
六、结束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