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立体视觉的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页 |
1.2.3 问题分析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2 双目视觉的原理介绍 | 第13-31页 |
2.1 双目立体视觉模式的分析 | 第13页 |
2.2 平行双目视觉模型及其三角测距介绍 | 第13-19页 |
2.2.1 平行双目视觉模型介绍 | 第13-14页 |
2.2.2 双目三角测距的原理 | 第14-15页 |
2.2.3 双目三角测距的方法 | 第15-19页 |
2.3 摄像机标定原理 | 第19-21页 |
2.3.1 标定方法分类 | 第19页 |
2.3.2 张正友标定法原理介绍 | 第19-21页 |
2.4 双目立体匹配算法介绍 | 第21-31页 |
2.4.1 立体匹配算法的分类 | 第21-24页 |
2.4.2 SIFT特征匹配算法 | 第24-28页 |
2.4.3 常用的约束条件 | 第28-31页 |
3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1-38页 |
3.1 Zynq-7000芯片介绍 | 第31-33页 |
3.2 硬件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3.3 软件总体设计 | 第34-38页 |
4 图像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8页 |
4.1 采集模块总体设计 | 第38-39页 |
4.2 采集模块详细设计 | 第39-44页 |
4.2.1 初始化子模块 | 第39-41页 |
4.2.2 图像采集子模块 | 第41-44页 |
4.3 DMA传输模块的使用 | 第44-48页 |
5 立体匹配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4页 |
5.1 双目立体匹配算法的选择 | 第48-50页 |
5.2 双目立体匹配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50-54页 |
6 原型系统的平台构建及验证 | 第54-65页 |
6.1 系统硬件平台的构建 | 第54-56页 |
6.2 摄像机的标定 | 第56-60页 |
6.2.1 实验装置 | 第57页 |
6.2.2 实验步骤 | 第57-58页 |
6.2.3 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6.3 图像采集验证 | 第60-61页 |
6.4 立体匹配验证 | 第61-65页 |
7 总结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