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7页 |
一、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现状 | 第18-22页 |
(一) 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二) 传统型债务融资模式发展现状 | 第21页 |
(三)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一) 汽车金融公司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 | 第22-23页 |
(二) 汽车金融公司融资贵、融资成本较高 | 第23-24页 |
三、汽车金融公司融资困境的成因 | 第24-27页 |
(一) 银行信贷准入门槛高 | 第24-25页 |
(二) 银行信贷授信额度有限 | 第25页 |
(三) 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融资概述及对汽车金融公司的作用 | 第27-33页 |
一、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介绍 | 第27-29页 |
(一)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 第27-28页 |
(二) 资产证券化基本流程 | 第28-29页 |
二、资产证券化融资对汽车金融公司的作用 | 第29-33页 |
(一) 扩充融资渠道,化解融资困境 | 第29-30页 |
(二) 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融资成本 | 第30-31页 |
(三) 降低融资门槛,提升融资额度 | 第31-32页 |
(四) 实施债券评级,改善信息不对称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在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筹资中的具体应用 | 第33-46页 |
一、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第33-34页 |
(一) 开拓融资渠道的需要 | 第33页 |
(二) 优化财务结构的需要 | 第33页 |
(三) 降低融资成本的需要 | 第33-34页 |
二、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资产证券化介绍 | 第34-37页 |
(一) 基础资产池构建 | 第35页 |
(二) SPV构建、信用评级、信用增级 | 第35-37页 |
(三) 交易结构设计 | 第37页 |
三、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效应 | 第37-39页 |
(一) 改善公司融资结构、开拓融资渠道 | 第37-38页 |
(二) 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实现成本效益 | 第38-39页 |
(三) 盘活资产存量,实现应收账款提前变现 | 第39页 |
四、大众汽车金融(中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成功经验 | 第39-46页 |
(一) 严格把控入池资产质量 | 第39-41页 |
(二) 合理的风险分散措施 | 第41-44页 |
(三) 完善的交易结构设计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推动资产证券化融资解决汽车金融公司融资难的建议 | 第46-49页 |
一、加强贷前审核及贷后管理,提高入池资产质量 | 第46-47页 |
二、合理优化交易结构,实现基础资产真实出售 | 第47页 |
三、优化分层设计,实现债券期限合理化 | 第47-48页 |
四、提升证券发行等级,强化证券增级措施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