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7-39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7-22页
        1.1.1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17-19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22-30页
        1.2.1 策划相关领域的研究第22-27页
        1.2.2 景观相关领域的研究第27-30页
    1.3 研究的范围与理论第30-35页
        1.3.1 相关概念辨析第30-32页
        1.3.2 研究范围界定第32-33页
        1.3.3 研究理论基础第33-35页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35-39页
        1.4.1 研究方法第35-36页
        1.4.2 研究内容第36-39页
第2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基础框架第39-59页
    2.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内涵与领域第39-42页
        2.1.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内涵第39-41页
        2.1.2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领域第41-42页
    2.2 设计策划与城市规划的对接框架第42-46页
        2.2.1 与总体规划层面的衔接第43-45页
        2.2.2 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衔接第45-46页
        2.2.3 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衔接第46页
    2.3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系统构成第46-50页
        2.3.1 策划主体第46-47页
        2.3.2 策划载体第47-49页
        2.3.3 策划环境第49-50页
    2.4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系统特征第50-53页
        2.4.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科学性第50-51页
        2.4.2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不确定性第51-52页
        2.4.3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创新性第52页
        2.4.4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实效性第52-53页
    2.5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价值取向第53-57页
        2.5.1 主导价值第53-56页
        2.5.2 多元取向第56-57页
    2.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3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全周期程序第59-97页
    3.1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全周期程序诠释第59-62页
        3.1.1 全周期程序的内涵第59-60页
        3.1.2 与相关程序的对比第60-62页
    3.2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全周期运行过程第62-74页
        3.2.1 背景研究与假定目标第62-63页
        3.2.2 数据收集与演化分析第63-70页
        3.2.3 信息评估与创新转化第70-71页
        3.2.4 目标论证与概念形成第71-73页
        3.2.5 景观空间预测与构想第73-74页
        3.2.6 策划的预评估与优化第74页
        3.2.7 策略决策与操作模型建构第74页
    3.3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全周期运行的保障第74-82页
        3.3.1 成本影响第75-77页
        3.3.2 过程参与第77-80页
        3.3.3 弹性应变第80-82页
    3.4 设计策划全周期程序的案例实证第82-95页
        3.4.1 策划阶段第82-91页
        3.4.2 策划与总体规划衔接互动第91-92页
        3.4.3 策划为设计阶段提供导向第92-94页
        3.4.4 策划为实施评价提供依据第94-95页
    3.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4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核心方法第97-134页
    4.1 价值驱动与过程诊断结合的问题搜寻方法第97-106页
        4.1.1 问题综合评估与诊断第98-104页
        4.1.2 景观变化驱动力解析第104-106页
    4.2 层进式的目标建构与分解方法第106-119页
        4.2.1 目标创新性的挖掘第106-112页
        4.2.2 目标多维分层建构第112-116页
        4.2.3 目标匹配度的检验第116-119页
    4.3 目标空间化的转译与表达方法第119-128页
        4.3.1 城市景观空间单元组分构想与预测第119-124页
        4.3.2 城市景观空间关系结构构想与预测第124-127页
        4.3.3 城市景观空间主导环境构想与预测第127-128页
    4.4 策划构想评价与决策优选方法第128-132页
        4.4.1 构想评价第129-131页
        4.4.2 优选决策第131-132页
    4.5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5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操作模式第134-177页
    5.1 城市景观选址耦合模式第134-144页
        5.1.1 景观选址动力机制第134-136页
        5.1.2 选址属性因素矩阵第136-137页
        5.1.3 多层耦合关系模式第137-144页
    5.2 城市景观功能适应模式第144-160页
        5.2.1 功能定位的态势解析第145-149页
        5.2.2 创新性功能定位途径第149-154页
        5.2.3 可变性功能转换形式第154-160页
    5.3 城市景观容量适配模式第160-169页
        5.3.1 环境容量限度与阈值判断第161-162页
        5.3.2 环境容量指标与模型建构第162-167页
        5.3.3 项目规模预测与扩容模式第167-169页
    5.4 城市景观时空组织模式第169-176页
        5.4.1 空间适宜分区第169-172页
        5.4.2 时空关系组织第172-176页
    5.5 本章小结第176-177页
第6章 城市景观设计策划的策略实证与应用第177-223页
    6.1 生态价值主导的自主演替型策略第177-189页
        6.1.1 引入与引导第178-180页
        6.1.2 修复与补偿第180-182页
        6.1.3 组织与建构第182-183页
        6.1.4 策划案例实证第183-189页
    6.2 文化价值主导的优化激活型策略第189-204页
        6.2.1 保护与整合第190-191页
        6.2.2 转换与激活第191-193页
        6.2.3 策划案例应用第193-204页
    6.3 社会价值主导的流动体验型策略第204-221页
        6.3.1 混合与叠加第205-206页
        6.3.2 引导与诱发第206-207页
        6.3.3 策划案例应用第207-221页
    6.4 本章小结第221-223页
结论第223-225页
参考文献第225-23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238-240页
致谢第240-241页
个人简历第241页

论文共2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00MW机组汽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多维地震信号正则化处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