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阳江市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的政府作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3 简要评述第17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第17-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页
        1.3.3 关键问题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页
        1.4.2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城市扩容提质的涵义第20-22页
        2.1.1 城市扩容提质的内涵和特征第20页
        2.1.2 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第20-21页
        2.1.3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扩容提质的关系第21-22页
    2.2 政府作用的内涵和方式第22-24页
        2.2.1 政府作用的内涵第22页
        2.2.2 政府作用的方式第22-23页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的政府作用第23-24页
    2.3 城市扩容提质中的政府作用和定位第24-25页
        2.3.1 城市扩容提质与政府的关系第24页
        2.3.2 城市扩容提质中政府的定位第24-25页
    2.4 本文分析应用的主要理论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阳江市推进扩容提质的政府作用现状分析第27-45页
    3.1 阳江市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的现状第27-35页
        3.1.1 阳江市经济发展状况第27-30页
        3.1.2 阳江市城市规划布局情况第30-32页
        3.1.3 阳江市城市建设情况第32-34页
        3.1.4 阳江市人居环境改善情况第34-35页
    3.2 阳江市城市扩容提质中政府发挥的作用第35-39页
        3.2.1 阳江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中政府计划采取的措施第35-37页
        3.2.2 阳江市政府在城市扩容提质中实际发挥的作用第37-39页
    3.3 阳江市城市扩容提质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第39-44页
        3.3.1 效果分析第39-41页
        3.3.2 阳江市政府在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1-43页
        3.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国内外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的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第45-51页
    4.1 国内典型案例及经验启示第45-48页
        4.1.1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第45页
        4.1.2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政府作用第45-46页
        4.1.3 珠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第46页
        4.1.4 甘肃省张掖市绿洲节约型城镇化模式第46-47页
        4.1.5 国内典型地区相关案例中政府作用的启示第47-48页
    4.2 国外典型案例及经验启示第48-50页
        4.2.1 美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第48页
        4.2.2 英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第48页
        4.2.3 韩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第48-49页
        4.2.4 国外城镇化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启示第49-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完善阳江市城市扩容提质中政府作用的对策第51-58页
    5.1 转变政府角色,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第51-52页
        5.1.1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第51页
        5.1.2 促进市场活力发挥第51-52页
    5.2 加强规划制定和管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第52-53页
        5.2.1 科学制定城市和产业发展规划第52页
        5.2.2 强化城市和产业规划的刚性约束第52-53页
    5.3 完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第53-55页
        5.3.1 吸引人口集聚第53页
        5.3.2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53-54页
        5.3.3 引导特色产业发展第54页
        5.3.4 倡导生态文明第54-55页
    5.4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第55-56页
        5.4.1 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第55页
        5.4.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第55-56页
        5.4.3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第56页
        5.4.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件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慢性腰痛中医养生服务方案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河南省灵宝市M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