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 引力搜索算法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2 引力搜索算法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1.1 智能优化算法概述 | 第20页 |
2.1.2 探索-开发的权衡 | 第20-21页 |
2.2 引力搜索算法(GSA) | 第21-29页 |
2.2.1 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2.2.2 算法实现 | 第23-25页 |
2.2.3 算法流程 | 第25-26页 |
2.2.4 算法分析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引力搜索算法记忆策略和邻域拓扑结构的分析与改进 | 第30-5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群体智能优化算法改进的思路 | 第30-33页 |
3.2.1 邻域拓扑结构 | 第30-32页 |
3.2.2 记忆与学习 | 第32页 |
3.2.3 群体策略 | 第32-33页 |
3.3 记忆策略的分析与改进 | 第33-39页 |
3.3.1 关于平衡点的讨论 | 第33-34页 |
3.3.2 采用记忆策略的引力搜索算法(GSAP) | 第34-35页 |
3.3.3 基准函数及算法评价标准 | 第35-39页 |
3.4 邻域拓扑结构的分析与改进 | 第39-50页 |
3.4.1 基于无团邻域拓扑结构的引力搜索算法(NCNT-GSAP) | 第39-44页 |
3.4.2 平均度对NCNT-GSAP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44-48页 |
3.4.3 基于动态无团邻域拓扑结构的GSAP算法(DNCNT-GSAP)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第52-75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目标函数的选择 | 第52-55页 |
4.2.1 传统目标函数 | 第53-54页 |
4.2.2 基于柔度置信度的目标函数 | 第54-55页 |
4.3 仿真实验一10单元简支梁损伤识别 | 第55-61页 |
4.3.1 算例模型及算法设置 | 第55-57页 |
4.3.2 损伤识别结果及结论 | 第57-61页 |
4.4 仿真实验二30单元悬臂桁架损伤识别 | 第61-74页 |
4.4.1 算例模型及算法设置 | 第61-63页 |
4.4.2 损伤识别结果 | 第63-69页 |
4.4.3 误判分析与结论 | 第69-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5页 |
5.2 本文创新点 | 第75-76页 |
5.3 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