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1.2.1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2.2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拓扑结构 | 第13-15页 |
1.2.3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控制技术 | 第15-17页 |
1.3 课题来源及作者承担的科研任务 | 第17-18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3 作者承担的科研任务 | 第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结构及其相关技术分析 | 第20-30页 |
2.1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2.2 船舶岸电系统的供电模式 | 第21-23页 |
2.2.1 低压船舶/低压岸电供电模式 | 第21-22页 |
2.2.2 低压船舶/高压岸电供电模式 | 第22-23页 |
2.2.3 高压船舶/高压岸电供电模式 | 第23页 |
2.3 岸电系统的线制匹配 | 第23-27页 |
2.3.1 岸上供电系统分析 | 第24-25页 |
2.3.2 船舶电力系统分析 | 第25-27页 |
2.3.3 线制不匹配解决方案 | 第27页 |
2.4 岸电电源的电缆管理系统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硬件设计 | 第30-52页 |
3.1 功率电路的设计与器件选型 | 第30-42页 |
3.1.1 整流电路 | 第30-32页 |
3.1.2 直流滤波电路 | 第32-34页 |
3.1.3 均压电路 | 第34-35页 |
3.1.4 软启动电路 | 第35-36页 |
3.1.5 放电电路 | 第36页 |
3.1.6 逆变电路 | 第36-38页 |
3.1.7 输出滤波电路 | 第38-41页 |
3.1.8 隔离变压器 | 第41-42页 |
3.2 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器件选型 | 第42-50页 |
3.2.1 控制系统平台简介 | 第42-43页 |
3.2.2 fTMS320F28335核心板 | 第43-45页 |
3.2.3 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45-46页 |
3.2.4 信号采样调理电路 | 第46-47页 |
3.2.5 驱动电路 | 第47-49页 |
3.2.6 串口通讯电路 | 第49-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功率模块的保护设计 | 第52-66页 |
4.1 功率模块的过电压保护 | 第52-56页 |
4.1.1 栅射极过电压保护 | 第52-53页 |
4.1.2 集射极过电压保护 | 第53-56页 |
4.2 功率模块的过电流保护 | 第56-58页 |
4.2.1 过电流保护方案 | 第57-58页 |
4.2.2 改进型软关断法 | 第58页 |
4.3 功率模块的过热保护 | 第58-64页 |
4.3.1 功率模块的损耗计算 | 第59-61页 |
4.3.2 散热器的设计与选型 | 第61-63页 |
4.3.3 风机设计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控制系统设计及软件实现 | 第66-82页 |
5.1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开环系统 | 第66-67页 |
5.2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设计 | 第67-70页 |
5.3 改进型PI调节器 | 第70-72页 |
5.3.1 增量式PI算法 | 第70-71页 |
5.3.2 改进型PI算法 | 第71-72页 |
5.4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仿真 | 第72-74页 |
5.5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软件实现 | 第74-81页 |
5.5.1 主程序设计 | 第74-76页 |
5.5.2 fSPWM波形的数字化实现 | 第76-79页 |
5.5.3 fAD采样子程序 | 第79-80页 |
5.5.4 过压过流保护子程序 | 第80页 |
5.5.5 改进型PI控制子程序 | 第80-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82-90页 |
6.1 静止式船舶岸电电源外观图 | 第82页 |
6.2 输入电压电流波形 | 第82-84页 |
6.3 不可控整流输出波形 | 第84-85页 |
6.4 fSPWM驱动波形 | 第85页 |
6.5 缓冲电路波形 | 第85-86页 |
6.6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 第86-89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90-91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7-98页 |
附录 PCB图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