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1.3.1 应急物资供应理论 | 第15-16页 |
1.3.2 协议供应商模式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3 应急物资需求量预测 | 第19-22页 |
1.3.4 不确定环境下调度问题 | 第22-23页 |
1.3.5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3-2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5 论文框架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多供应主体模式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7-44页 |
2.1 协议供应商和多供应主体模式的相关概念 | 第27-32页 |
2.1.1 应急物资和协议供应商模式 | 第27-28页 |
2.1.2 协议供应商的分类 | 第28-29页 |
2.1.3 多供应主体应急物资供应模式 | 第29-30页 |
2.1.4 多供应主体模式下应急物资管理的优势 | 第30-31页 |
2.1.5 多供应主体模式下应急物资管理的挑战 | 第31-3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2-44页 |
2.2.1 支持向量机 | 第32-35页 |
2.2.2 区间梯形模糊加权几何数和VIKOR算法 | 第35-40页 |
2.2.3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40-42页 |
2.2.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多供应主体模式下应急物资储备模型 | 第44-73页 |
3.1 自然灾害应急物资储备量预测 | 第44-53页 |
3.1.1 应急物资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以地震为例 | 第44-46页 |
3.1.2 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 第46-49页 |
3.1.3 案例分析 | 第49-53页 |
3.2 多供应主体模式下对应急物资储备的两阶段方法 | 第53-72页 |
3.2.1 第一阶段:协议供应商的评价 | 第54-61页 |
3.2.2 第二阶段:多供应主体模式下应急物资储备量分配模型 | 第61-65页 |
3.2.3 案例分析 | 第65-72页 |
3.3 总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多供应主体模式下应急物资多周期供应模型 | 第73-90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73-74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74-77页 |
4.2.1 符号说明 | 第74-75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75-76页 |
4.2.3 参数求解说明 | 第76-77页 |
4.3 模型求解 | 第77-79页 |
4.3.1 分层序列法 | 第77页 |
4.3.2 免疫粒子群算法 | 第77-79页 |
4.4 案例分析 | 第79-89页 |
4.4.1 案例描述 | 第79-81页 |
4.4.2 分层序列法求解 | 第81-86页 |
4.4.3 免疫粒子群算法求解 | 第86-87页 |
4.4.4 结果分析 | 第87-89页 |
4.5 总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不确定因素下多供应主体的应急物资供应模型 | 第90-108页 |
5.1 应急物资供应的不确定影响因素 | 第90页 |
5.2 模型建立 | 第90-97页 |
5.2.1 问题描述 | 第90-92页 |
5.2.2 模型构建 | 第92-97页 |
5.3 NSGAⅡ算法 | 第97-99页 |
5.4 案例分析 | 第99-107页 |
5.5 总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3页 |
附录 | 第123-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