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经济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环境承载力及计算方法 | 第16-23页 |
·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 第16页 |
·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 第16-17页 |
·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媒介与承载对象 | 第17-19页 |
·承载媒介 | 第17-18页 |
·承载对象 | 第18-19页 |
·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19-23页 |
·概念模型分析法 | 第19-20页 |
·单要素加权分析法 | 第20页 |
·矢量分析法 | 第20-21页 |
·能值分析法 | 第21-22页 |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苏州市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 | 第23-40页 |
·苏州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 | 第23-25页 |
·苏州市自然环境 | 第23-24页 |
·苏州市社会经济 | 第24-25页 |
·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5-29页 |
·选取原则 | 第25-26页 |
·苏州市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 第26-29页 |
·苏州市环境承载量与环境承载力估算 | 第29-38页 |
·数据分析与权重分配 | 第29-36页 |
·环境承载量与环境承载力估算 | 第36-38页 |
·苏州市环境承载力估算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环境承载率计算 | 第38页 |
·环境承载状态分类 | 第38-39页 |
·环境承载状态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苏州主要经济指标与环境承载力关系 | 第40-46页 |
·主要经济指标的选取 | 第40页 |
·2000-2009 年苏州经济发展趋势 | 第40-41页 |
·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苏州主要经济指标与环境承载力拟合结果及分析 | 第42-46页 |
·人均GDP 与环境承载力的数量模型 | 第42-43页 |
·二产占GDP 比重与环境承载力的数量模型 | 第43-44页 |
·GDP 中二三产比与环境承载力的数量模型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