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部分:中国北方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 第9-32页 |
1.1 前言 | 第9-11页 |
1.2 材料与方法 | 第11-17页 |
1.2.1 实验材料 | 第11-13页 |
1.2.2 实验方法 | 第13-17页 |
1.3 结果 | 第17-28页 |
1.3.1 SNP位点筛选结果 | 第17-18页 |
1.3.2 患者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1.3.3 分型结果 | 第19-20页 |
1.3.4 统计分析 | 第20-28页 |
1.4 讨论 | 第28-32页 |
第二部分:LBX1基因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联分析 | 第32-45页 |
2.1 前言 | 第32-33页 |
2.2 样本与方法 | 第33-3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5-39页 |
2.3 结果 | 第39-43页 |
2.3.1 SNP位点设计结果 | 第39页 |
2.3.2 患者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2.3.3 分型结果 | 第40页 |
2.3.4 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2.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部分:LBX1基因多态性的功能实验 | 第45-64页 |
3.1 前言 | 第45-46页 |
3.2 样本与方法 | 第46-5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7-54页 |
3.3 结果 | 第54-61页 |
3.3.1 启动子区域预测及扩增区域确定 | 第54-56页 |
3.3.2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构建 | 第56-60页 |
3.3.3 荧光素酶报告结果 | 第60-61页 |
3.4 讨论 | 第61-64页 |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文献综述 | 第72-88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附录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