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系统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 第12-14页 |
·APTS数据分析 | 第14-16页 |
·APTS的三类基本信息 | 第16页 |
·数据挖掘 | 第16-19页 |
·APTS数据挖掘 | 第19-23页 |
·行程时间和客流信息挖掘方法 | 第20-21页 |
·OD矩阵挖掘 | 第21-22页 |
·客流和行程时间趋势与预测 | 第22页 |
·公共交通网络的评估 | 第22-2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 第23-24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与数据挖掘 | 第26-40页 |
·APTS体系结构 | 第26-32页 |
·逻辑结构 | 第26-27页 |
·传输层 | 第27页 |
·数据层 | 第27-29页 |
·APTS应用层与功能结构 | 第29-32页 |
·APTS的感知层 | 第32-35页 |
·自动车辆定位(AVL) | 第32-33页 |
·自动乘客计数技术(APC) | 第33-34页 |
·自动计费(AFC) | 第34页 |
·感知层的车辆端:车载终端 | 第34-35页 |
·感知层的站台端:电子站牌 | 第35页 |
·APTS数据挖掘体系结构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从智能公交卡付费数据挖掘行程时间 | 第40-62页 |
·问题分析 | 第40-41页 |
·问题描述 | 第41-43页 |
·概念定义与记号 | 第43-45页 |
·问题及求解 | 第45-57页 |
·分类T | 第46-47页 |
·计算X | 第47-52页 |
·EM算法 | 第52-54页 |
·EM算法的改进 | 第54-55页 |
·用MM算法求解 | 第55-56页 |
·在线学习MM算法 | 第56-57页 |
·实验 | 第57-61页 |
·算法有效性验证 | 第57-59页 |
·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APTS背景下的动态公交OD估计 | 第62-86页 |
·问题分析 | 第62-63页 |
·公交系统模型 | 第63-68页 |
·基本概念与记号 | 第63-65页 |
·乘客路径选择行为 | 第65-66页 |
·公交分配模型的选择 | 第66-67页 |
·路径费用分析 | 第67-68页 |
·动态公交OD估计 | 第68-72页 |
·上下车人数、OD量、容量间的关系 | 第68-69页 |
·基于时刻表的动态公交分配与动态用户均衡 | 第69-72页 |
·基于路径流的动态公交OD估计 | 第72-78页 |
·无容量限制的最短路径流与DUE | 第72-74页 |
·路径流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 | 第74-75页 |
·容量约束 | 第75-76页 |
·有容量约束的一般路径流与DUE | 第76-78页 |
·路径流动态公交OD估计的求解 | 第78-84页 |
·降维问题 | 第78-79页 |
·N最短路径算法 | 第79-83页 |
·Sherali求解算法 | 第83-84页 |
·数值算例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基于等时线的公交网络可达性评估 | 第86-97页 |
·问题提出 | 第86-87页 |
·公交通勤时间基本模型 | 第87-89页 |
·公交通勤时间计算 | 第89-92页 |
·转移概率 | 第89-91页 |
·乘车时间R | 第91页 |
·离站时间 | 第91-92页 |
·等时线的生成 | 第92-93页 |
·实例分析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