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11-17页 |
1.3.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空间关联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性理论分析 | 第21-36页 |
2.1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6页 |
2.1.1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 第21-22页 |
2.1.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3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 第25页 |
2.1.4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主要测度方法 | 第25-26页 |
2.2 空间关联性相关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2.2.1 空间关联性的概念及内涵 | 第26-27页 |
2.2.2 空间关联性统计分析常用的理论模型 | 第27页 |
2.3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性的概念模型 | 第27-30页 |
2.3.1 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2.3.2 概念模型建立 | 第28-30页 |
2.4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2.4.1 系统结构因素 | 第31-32页 |
2.4.2 系统功能因素 | 第32-33页 |
2.4.3 系统效益因素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性模型构建 | 第36-47页 |
3.1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测度建模 | 第36-42页 |
3.1.1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建立 | 第36-38页 |
3.1.2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测度 | 第38-42页 |
3.2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性建模 | 第42-45页 |
3.2.1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权重矩阵建立 | 第42-43页 |
3.2.2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 | 第43-44页 |
3.2.3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 | 第44-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性实证分析 | 第47-64页 |
4.1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概况 | 第47-50页 |
4.1.1 土地自然资源利用概况 | 第47页 |
4.1.2 土地社会经济利用概况 | 第47-49页 |
4.1.3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4.2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测度及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4.2.1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测度 | 第50-52页 |
4.2.2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4.3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55-61页 |
4.3.1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空间权重矩阵确定 | 第55-56页 |
4.3.2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4.3.3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7-61页 |
4.4 建议及对策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