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农村地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1-12页
    1.2 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3.2 实地调查法第15页
        1.3.3 案例分析法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2 协商民主理论概述第17-28页
    2.1 协商民主的内涵第17-22页
        2.1.1 协商民主的概念第17-19页
        2.1.2 我国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第19-21页
        2.1.3 我国协商民主的基本类型第21-22页
        2.1.4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的辨析第22页
    2.2 农村地区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依据第22-25页
        2.2.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理论第23-24页
        2.2.2 中国共产党的协商民主理论第24-25页
    2.3 农村地区协商民主发展的意义第25-28页
        2.3.1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第25-26页
        2.3.2 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第26页
        2.3.3 全面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第26-28页
3 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协商民主实践研究第28-39页
    3.1 浠水县巴河镇基本概况第28-32页
        3.1.1 巴河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28页
        3.1.2 巴河镇推行协商民主前的社会状况第28-32页
    3.2 巴河镇长江村协商民主案例分析第32-35页
        3.2.1 长江村协商民主典型案例第32-35页
        3.2.2 长江村协商民主案例经验总结第35页
    3.3 巴河镇“六步议事法”的探索第35-39页
        3.3.1“六步议事法”流程概述第35-37页
        3.3.2 巴河镇“六步议事法”经验成果第37-39页
4 中部农村地区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39-44页
    4.1 中部农村地区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4.1.1 基层协商制度不完善第39页
        4.1.2 基层两委工作机制不协调第39-40页
        4.1.3 协商参与主体地位不对等第40-41页
    4.2 中部农村地区协商民主出现问题的成因第41-44页
        4.2.1 干部群众参与动力不足第41-42页
        4.2.2 乡镇政府过度行政干预第42-43页
        4.2.3 协商参与者素质不高第43-44页
5 实现中部农村地区协商民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4-48页
    5.1 完善基层协商制度第44-45页
        5.1.1 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第44-45页
        5.1.2 健全协商交流机制第45页
        5.1.3 完善协商监督机制第45页
    5.2 改善“两委”运行机制第45-46页
        5.2.1 建立民主决策机制第46页
        5.2.2 建立科学工作机制第46页
    5.3 提高村民协商参与能力第46-48页
        5.3.1 全面发展教育第46-47页
        5.3.2 协商形式创新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金属双频反射阵列天线研究
下一篇:Ka波段电磁波束调控表面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