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气流环境车顶绝缘子积污特性及其对闪络的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 | 第13-14页 |
1.2.2 污秽及雾雨环境对电场的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1.2.3 绝缘子污闪机理的研究 | 第15-17页 |
1.2.4 绝缘子表面污秽测量方法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速气流环境车顶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 | 第19-31页 |
2.1 车顶高压布局及绝缘子周围流场分析 | 第19-22页 |
2.1.1 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 | 第19-20页 |
2.1.2 车顶气流分布特性 | 第20-22页 |
2.2 高速气流环境绝缘子积污模型 | 第22-25页 |
2.2.1 多相流体分析 | 第22-24页 |
2.2.2 高速气流中污秽颗粒受力分析 | 第24-25页 |
2.3 高速气流环境绝缘子积污特性 | 第25-30页 |
2.3.1 气流速度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的影响 | 第27页 |
2.3.2 来流角度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3 污秽颗粒直径对绝缘子表面积污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车顶绝缘子表面污秽分布特性 | 第31-47页 |
3.1 高速气流对绝缘子积污分布的影响 | 第31-34页 |
3.1.1 风速对污秽分布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2 来流角度对积污分布影响 | 第32-34页 |
3.2 高速风洞试验系统的搭建及实验分析 | 第34-41页 |
3.2.1 风洞系统的设计 | 第34-35页 |
3.2.2 风洞流场品质分析 | 第35-36页 |
3.2.3 风洞的干扰分析 | 第36-37页 |
3.2.4 高速气流中绝缘子表面污秽分布实验分析 | 第37-41页 |
3.3 车顶绝缘子防污优化方法 | 第41-46页 |
3.3.1 优化依据 | 第41-43页 |
3.3.2 绝缘子伞型设计对积污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3 伞型优化设计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绝缘子表面污秽分布对闪络特性的影响 | 第47-70页 |
4.1 模型分析 | 第47-51页 |
4.1.1 绝缘子的等效形状函数 | 第47-48页 |
4.1.2 污秽分布函数 | 第48-49页 |
4.1.3 污秽不均匀分布时的直流污闪电压分析 | 第49-50页 |
4.1.4 交流闪络污闪电压分析 | 第50-51页 |
4.2 污秽分布对绝缘子临界闪络电弧的影响 | 第51-57页 |
4.2.1 污秽分布对闪络特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2 污秽沿面分布对闪络特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3 污闪特性实验分析 | 第55-57页 |
4.3 污秽周向分布对闪络特性的影响 | 第57-60页 |
4.4 车顶污秽失水特性分析 | 第60-69页 |
4.4.1 污秽失水分析模型 | 第60-64页 |
4.4.2 污秽失水特性实验分析 | 第64-68页 |
4.4.3 绝缘子污秽测量方法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污秽分布及雾雨环境对车顶电场的影响 | 第70-88页 |
5.1 污秽分布对电场的影响 | 第70-79页 |
5.1.1 沿面电场分析 | 第70-73页 |
5.1.2 车顶电场畸变程度表示方法 | 第73页 |
5.1.3 非均匀分布时电场分布特性 | 第73-76页 |
5.1.4 伞裙倾角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第76-79页 |
5.2 降落水滴对车顶电场的影响 | 第79-87页 |
5.2.1 模型的建立 | 第79-82页 |
5.2.2 车速对车顶电场的影响 | 第82-85页 |
5.2.3 车顶设计对电场的影响 | 第85-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