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33页 |
1.1 热休克蛋白家族概述 | 第10-18页 |
1.1.1 热休克蛋白与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 第12-14页 |
1.1.2 热休克蛋白家族的成员与功能 | 第14-18页 |
1.2 热休克蛋白Hsp90的研究概述 | 第18-26页 |
1.2.1 Hsp90的结构与功能 | 第18-23页 |
1.2.2 Hsp90与抗肿瘤治疗 | 第23-26页 |
1.3 热休克蛋白Hsp90分子伴侣机器的调节 | 第26-31页 |
1.3.1 ATPase活性调节Hsp90分子伴侣功能 | 第26-28页 |
1.3.2 辅助分子伴侣调节Hsp90分子伴侣功能 | 第28-30页 |
1.3.3 翻译后修饰调节Hsp90分子伴侣功能 | 第30-31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第2章 PKCγ 与Hsp90α 是相互作用蛋白 | 第33-44页 |
2.1 本章引言 | 第33-36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6-3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2.2.2 细胞系与细胞培养 | 第36页 |
2.2.3 载体构建 | 第36-37页 |
2.2.4 细胞转染 | 第37-38页 |
2.2.5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38页 |
2.2.6 免疫印迹实验 | 第38-39页 |
2.2.7 免疫荧光实验 | 第39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2.3.1 PKCγ 与Hsp90α 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 | 第39-42页 |
2.3.2 Hsp90α 的N、M结构域介导其与PKCγ 的相互作用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蛋白激酶PKCγ 是Hsp90α 的底物蛋白 | 第44-56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44页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4-4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3.2.2 抑制剂处理 | 第44-45页 |
3.2.3 siRNA干扰 | 第45-46页 |
3.2.4 细胞质膜分离 | 第46页 |
3.2.5 细胞总RNA提取和qRT-PCR | 第46-47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5页 |
3.3.1 敲低Hsp90α 的表达能显著抑制PKCγ 的稳定性和活性 | 第47页 |
3.3.2 17-AAG处理能显著抑制PKCγ 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 | 第47-49页 |
3.3.3 17-AAG处理能够抑制PKCγ 的上膜激活 | 第49-50页 |
3.3.4 17-AAG处理能够抑制PKCγ 和Hsp90α 的相互作用 | 第50-52页 |
3.3.5 Cdc37是Hsp90α 伴侣PKCγ 过程中的关键辅助分子伴侣 | 第52-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蛋白激酶PKCγ 磷酸化Hsp90α | 第56-63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56页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6-57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4.2.2 PKCγ 蛋白制备 | 第56-57页 |
4.2.3 PKC体外磷酸化实验 | 第57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4.3.1 体外,PKCγ 磷酸化Hsp90α 的苏氨酸和丝氨酸位点 | 第57-58页 |
4.3.2 体内,PKCγ 磷酸化Hsp90α 的苏氨酸位点 | 第58-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PKCγ 磷酸化Hsp90α 的位点 | 第63-71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63页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3-66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63页 |
5.2.2 液相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 | 第63-64页 |
5.2.3 突变体构建 | 第64页 |
5.2.4 突变体蛋白制备 | 第64-66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5.3.1 质谱分析磷酸化位点 | 第66-67页 |
5.3.2 验证磷酸化位点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PKCγ 对Hsp90α 的磷酸化调控其分子伴侣活性 | 第71-82页 |
6.1 本章引言 | 第71-72页 |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2-73页 |
6.2.1 实验材料 | 第72页 |
6.2.2 蛋白制备 | 第72-73页 |
6.2.3 ATP结合实验(ATP-binding assay) | 第73页 |
6.2.4 ATPase活性实验 | 第73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80页 |
6.3.1 PKCγ 对Hsp90α 的磷酸化位点进化上是保守的 | 第73-75页 |
6.3.2 磷酸化的Hsp90α 的ATPase活性降低 | 第75-78页 |
6.3.3 磷酸化的Hsp90α 与辅助分子伴侣结合改变 | 第78-80页 |
6.3.4 磷酸化的Hsp90α 与底物蛋白结合改变 | 第8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7章 PKCγ 磷酸化Hsp90α 调控其自身从分子伴侣机器上解离 | 第82-87页 |
7.1 本章引言 | 第82页 |
7.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82-83页 |
7.2.1 实验材料 | 第82页 |
7.2.2 蛋白制备 | 第82页 |
7.2.3 体外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 第82-83页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3-86页 |
7.3.1 磷酸化的Hsp90α 与PKCγ 体外相互作用减弱 | 第83-85页 |
7.3.2 磷酸化的Hsp90α 与PKCγ 体内相互作用减弱 | 第85-8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8章 Hsp90α 调控PKCγ 介导的癌症细胞迁移和凋亡 | 第87-92页 |
8.1 本章引言 | 第87-88页 |
8.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88-89页 |
8.2.1 实验材料 | 第88-89页 |
8.2.2 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 assay) | 第89页 |
8.2.3 细胞凋亡实验 | 第89页 |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9-91页 |
8.3.1 Hsp90α 对于PKCγ 促进肿瘤细胞迁移是必须的 | 第89-90页 |
8.3.2 同时抑制Hsp90α 和PKCγ 可以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第90-91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9章 讨论与展望 | 第92-97页 |
9.1 研究总结 | 第92-96页 |
9.1.1 PKCγ 是Hsp90α 的底物蛋白 | 第93页 |
9.1.2 PKCγ 磷酸化Hsp90α | 第93-94页 |
9.1.3 PKCγ 的磷酸化使Hsp90α 分子伴侣功能下降 | 第94-95页 |
9.1.4 PKCγ 的“磷酸化开关”(phosphorylation switch) | 第95页 |
9.1.5 Hsp90α 与PKCγ 相互作用的生理意义 | 第95-96页 |
9.2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