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3 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4 互联网相关背景介绍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6页 |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供应链金融概述 | 第17-21页 |
2.1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 第17页 |
2.1.1 供应链管理思想 | 第17页 |
2.1.2 供应链金融理论 | 第17页 |
2.2 供应链金融的界定与特征 | 第17-18页 |
2.3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18-19页 |
2.3.1 应收账款融资 | 第18页 |
2.3.2 存货融资 | 第18-19页 |
2.3.3 预付款融资 | 第19页 |
2.4 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 | 第19-21页 |
2.4.1 信用风险 | 第19-20页 |
2.4.2 操作风险 | 第20页 |
2.4.3 系统性风险 | 第20-21页 |
第3章 传统供应链金融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新趋势 | 第21-28页 |
3.1 传统供应链金融 | 第21-22页 |
3.2 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新趋势 | 第22-28页 |
3.2.1 风险管理措施的变化 | 第23-24页 |
3.2.2 与物流企业合作模式的变化 | 第24页 |
3.2.3 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商的多样化 | 第24-26页 |
3.2.4 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的变化 | 第26页 |
3.2.5 监管方式变化趋势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现有营销策略 | 第28-38页 |
4.1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4.1.1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8-31页 |
4.1.2 现有营销竞争策略选择 | 第31页 |
4.1.3 现有营销传播价值策略 | 第31-32页 |
4.1.4 现有营销品牌与定位 | 第32页 |
4.1.5 现有产品策略 | 第32-33页 |
4.1.6 现有营销渠道 | 第33页 |
4.2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面临挑战 | 第33-35页 |
4.2.1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 第33-34页 |
4.2.2 商业银行体制上的局限性 | 第34页 |
4.2.3 公众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印象 | 第34-35页 |
4.3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4.3.1 对融合互联网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 第35页 |
4.3.2 部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有待提升 | 第35-36页 |
4.3.3 部分商业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亟待升级 | 第36页 |
4.3.4 风控措施手段单一 | 第36页 |
4.3.5 客户体验存有改善空间 | 第36-38页 |
第5章 平安银行案例分析 | 第38-49页 |
5.1 平安银行现状分析 | 第38-42页 |
5.2 供应链金融现有主要营销策略 | 第42-45页 |
5.2.1 优化融资行业结构 | 第43页 |
5.2.2 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 | 第43-44页 |
5.2.3 品牌整体营销策略 | 第44-45页 |
5.3 营销效果评析 | 第45-49页 |
5.3.1 营销策略的正面效应 | 第45-47页 |
5.3.2 营销策略建议 | 第47-49页 |
第6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第49-56页 |
6.1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优化目标 | 第49页 |
6.2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第49-54页 |
6.2.1 将融合互联网发展供应链金融提升到战略层面 | 第49-50页 |
6.2.2 借鉴互联网思维进行变革 | 第50页 |
6.2.3 与物流企业的合作进入2.0时代 | 第50-51页 |
6.2.4 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风控措施 | 第51页 |
6.2.5 强调人文关怀改善客户体验 | 第51-52页 |
6.2.6 增强体制灵活性整合品牌资源 | 第52-54页 |
6.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营销策略优化效果预评估 | 第54-56页 |
6.3.1 战略资源向供应链金融倾斜 | 第54-55页 |
6.3.2 与互联网融合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品牌价值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