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机械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文昌油田抗高CO2缓蚀剂研制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CO_2的腐蚀与防护第9-10页
    1.3 缓蚀剂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第12页
    1.5 缓蚀剂的选用及评价第12-13页
第二章 文昌 15-1 油田现场情况调研第13-19页
    2.1 文昌 15-1 油田生产概况第13-15页
    2.2 文昌 15-1 油田生产参数及腐蚀情况第15-16页
    2.3 文昌 15-1 油田伴生气检测第16页
    2.4 原油特性分析第16-17页
    2.5 生产污水水质分析第17-18页
    2.6 细菌检测第18-19页
第三章 缓蚀剂性能评价试验第19-36页
    3.1 腐蚀介质分析第19-22页
        3.1.1 CO_2腐蚀第19-21页
        3.1.2 Cl~-腐蚀第21页
        3.1.3 细菌第21-22页
    3.2 评价条件的确定第22-24页
        3.2.1 模拟水样的确定第22-23页
        3.2.2 筛选温度的确定第23页
        3.2.3 筛选压力即CO_2分压的确定第23-24页
    3.3 腐蚀评价实验参数第24页
        3.3.1 常压腐蚀评价实验第24页
        3.3.2 高压腐蚀评价实验第24页
    3.4 药剂的确定第24-25页
    3.5 评价方法第25-26页
        3.5.1 缓蚀剂的评价执行标准第25页
        3.5.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3.6 缓蚀剂初筛选第26-28页
        3.6.1 第一轮实验第26-27页
        3.6.2 第二轮实验第27-28页
    3.7 缓蚀剂浓度梯度实验第28-30页
    3.8 温度梯度实验第30-31页
    3.9 高压动态实验第31页
    3.10 缓蚀剂的溶解性实验第31-32页
    3.11 缓蚀剂的乳化倾向实验第32-34页
    3.12 缓蚀剂与阻垢剂配伍性实验第34-35页
    3.13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缓蚀剂H2013的合成及评价第36-48页
    4.1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合成意义及工艺第36-47页
        4.1.1 实验原料第36页
        4.1.2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室内合成第36页
        4.1.3 反应条件第36-37页
        4.1.4 酸的种类和用量的确定第37-38页
        4.1.5 混合酸的比例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第38页
        4.1.6 有机胺的选择第38页
        4.1.7 季铵化或改性实验第38-40页
        4.1.8 缓蚀剂H2013的效果评价实验第40-43页
        4.1.9 缓蚀剂中试生产第43-46页
        4.1.10 电化学分析第46-47页
    4.2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缓蚀剂H2013的现场试验第48-60页
    5.1 概述第48页
    5.2 缓蚀剂H2013预膜与持续加注方案第48-50页
        5.2.1 缓蚀剂注入点第48-49页
        5.2.2 缓蚀剂H2013预膜第49-50页
        5.2.3 缓蚀剂H2013的应用第50页
    5.3 缓蚀剂效果评估第50页
        5.3.1 评估方式第50页
        5.3.2 腐蚀挂片更换第50页
        5.3.3 效果评估相关腐蚀监测挂片点第50页
    5.4 缓蚀剂加注设备第50-51页
    5.5 现场试验腐蚀监测挂片结果分析第51-53页
        5.5.1 腐蚀评估标准第51页
        5.5.2 2011年9月首轮现场试验挂片监测结果第51-53页
    5.6 首轮腐蚀监测现场试验结论第53页
    5.7 缓蚀剂H2013长期应用腐蚀监测结果分析第53-59页
        5.7.1 2011年12月缓蚀剂H2013第二轮挂片监测结果第54页
        5.7.2 2012年3月缓蚀剂H2013第三轮挂片监测结果第54-57页
        5.7.3 2012年7月缓蚀剂H2013第四轮挂片监测结果第57-59页
    5.8 现场试验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九十年代以来韩剧中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下一篇:中概股境内借壳上市案例研究--以分众传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