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当事人文书提出义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书提出义务概述 | 第10-20页 |
第一节 文书提出义务界定 | 第10-12页 |
一、文书的定义 | 第10页 |
二、文书提出义务的内涵 | 第10-11页 |
三、文书提出义务的性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书提出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12-15页 |
一、辩论主义的修正 | 第12页 |
二、诉讼目的观的发展 | 第12-13页 |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化 | 第13-14页 |
四、实体法上情报请求权的衔接 | 第14-15页 |
五、诉讼促进义务的要求 | 第15页 |
第三节 文书提出义务的制度价值 | 第15-20页 |
一、顺应民事证据立法的发展潮流 | 第15-16页 |
二、促进法院发现真实和审理集中化 | 第16-17页 |
三、有利于贯彻当事人武器平等原则 | 第17-18页 |
四、有助于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文书提出义务相关立法及实践现状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我国文书提出义务相关立法概况 | 第20-23页 |
一、2001 年《民事证据规定》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二、2012 年《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三、2015 年《民诉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我国文书提出义务相关实践探索 | 第23-26页 |
一、证据交换制度 | 第23-25页 |
二、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文书提出义务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文书提出义务理论研究较为粗疏 | 第27页 |
二、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缺乏体系 | 第27-28页 |
三、各地方法院的适用标准不统一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文书提出义务域外相关制度比较研究 | 第30-42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文书提出义务 | 第30-36页 |
一、文书提出义务的范围 | 第30-33页 |
二、文书提出义务的程序 | 第33-35页 |
三、不遵从文书提出命令的后果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 | 第36-39页 |
一、证据开示的范围 | 第36-38页 |
二、证据开示的程序 | 第38-39页 |
三、违反证据开示义务的后果 | 第39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相关制度比较与借鉴 | 第39-42页 |
一、两大法系相关制度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二、两大法系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我国文书提出义务规则体系的完善 | 第42-48页 |
第一节 文书提出义务的适用范围 | 第42-44页 |
一、适用主体 | 第42-43页 |
二、适用内容 | 第43页 |
三、适用界限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文书提出义务的适用程序 | 第44-46页 |
一、文书提出义务的申请 | 第44-45页 |
二、文书提出义务的审查 | 第45-46页 |
三、文书提出义务的裁定 | 第46页 |
第三节 违反文书提出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46-48页 |
一、当事人违反文书提出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47页 |
二、第三人违反文书提出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