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果实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与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芪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转基因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1 转基因植物应用启动子类型第13-15页
        1.3.2 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研究进展第1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果实芪合成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17-31页
    2.1 材料第17-18页
        2.1.1 植物材料第17页
        2.1.2 植物表达载体第17页
        2.1.3 主要试剂第17页
        2.1.4 仪器设备第17页
        2.1.5 引物第17-18页
        2.1.6 培养基名称与配方第18页
    2.2 方法第18-21页
        2.2.1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果实基因组DNA提取第18-19页
        2.2.2 芪合成酶基因果实高表达特异启动子PvqSTS6的克隆第19页
        2.2.3 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第19页
        2.2.4 启动子PvqSTS6融合GUS载体构建第19页
        2.2.5 农杆菌介导的PvqSTS6番茄遗传转化与检测第19-20页
        2.2.6 组织化学染色和GUS蛋白定量检测PvqSTS6转基因番茄不同组织GUS表达量第20页
        2.2.7 实时定量PCR检测PvqSTS6转基因番茄不同组织GUS表达量第20-21页
        2.2.8 缺失启动子设计、载体构建与核心序列确定第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29页
        2.3.1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成酶基因VqSTS6在欧洲葡萄中的同源性分析第21页
        2.3.2 启动子的克隆第21-22页
        2.3.3 启动子PvqSTS6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22-24页
        2.3.4 启动子融合载体PvqSTS6-GUS的番茄转化与检测第24-25页
        2.3.5 启动子转基因番茄不同组织GUS检测第25-26页
        2.3.6 启动子转基因番茄不同组织GUS表达量的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第26-27页
        2.3.7 果实特异高表达启动子缺失载体构建和核心顺式作用元件的确定第27-29页
    2.4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成酶基因双向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31-42页
    3.1 材料第31-32页
        3.1.1 植物材料第31页
        3.1.2 植物表达载体第31页
        3.1.3 主要试剂第31-32页
        3.1.4 仪器设备第32页
        3.1.5 引物第32页
    3.2 方法第32-33页
        3.2.1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成酶基因双向启动子的克隆第32页
        3.2.2 双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第32页
        3.2.3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果实总RNA提取第32-33页
        3.2.4 芪合成酶基因VqSTS12/VqSTS33的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第33页
        3.2.5 双向启动子GUS融合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第33页
        3.2.6 双向启动子瞬时转化葡萄叶片第33页
        3.2.7 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处理双向启动子瞬转葡萄叶片第33页
        3.2.8 双向启动子GUS组织化学染色与荧光定量分析第3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3.3.1 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双向启动子所启动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第33-34页
        3.3.2 双向启动子的克隆第34-35页
        3.3.3 双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35-38页
        3.3.4 双向启动子所启动基因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第38页
        3.3.5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对双向启动子瞬时转化表达的影响第38-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全文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控制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玻璃纤维—铝锂合金超混杂复合层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