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概念、形式及法律风险 | 第13-23页 |
2.1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概念与形式 | 第13-19页 |
2.1.1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2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民间融资活动的主要形式 | 第14-19页 |
2.2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分析 | 第19-23页 |
2.2.1 出资方法律风险分析 | 第19-20页 |
2.2.2 融资方法律风险分析 | 第20-23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23-32页 |
3.1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现状 | 第23-27页 |
3.1.1 法律 | 第23-24页 |
3.1.2 行政法规 | 第24-25页 |
3.1.3 司法解释 | 第25-26页 |
3.1.4 其他规范性文件 | 第26-27页 |
3.2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缺陷 | 第27-32页 |
3.2.1 有些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 第28页 |
3.2.2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监管制度的缺失 | 第28-29页 |
3.2.3 我国有关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活动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 第29-30页 |
3.2.4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担保法律制度缺失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国外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经验及启示 | 第32-39页 |
4.1 国外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经验 | 第32-36页 |
4.1.1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与信用合作社监管 | 第32-34页 |
4.1.2 德国传统信用合作社治理与高效金融监管体系 | 第34-35页 |
4.1.3 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经验 | 第35-36页 |
4.2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立法的启示 | 第36-39页 |
4.2.1 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及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4.2.2 以自由理念引导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风险防控制度的建立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立法建议 | 第39-46页 |
5.1 提高《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可操作性 | 第39-40页 |
5.2 构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担保法律制度 | 第40-41页 |
5.3 健全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民事责任追究机制 | 第41-43页 |
5.4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的监管体系 | 第43-46页 |
5.4.1 建立风险监测制度,监控资本流向 | 第43-44页 |
5.4.2 建立存在差异性的地方监管制度 | 第44页 |
5.4.3 加强行业自律监管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