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交叉裂隙岩体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三维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关于裂隙岩体渗流研究第10-12页
        1.2.2 关于隧道衬砌水压力研究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交叉裂隙岩体隧道衬砌水压力理论基础第16-28页
    2.1 裂隙岩体几何特性第16-19页
        2.1.1 裂隙结构面产状第16页
        2.1.2 裂隙结构面间距第16-17页
        2.1.3 裂隙结构面形态第17页
        2.1.4 裂隙结构面张开度第17-18页
        2.1.5 裂隙结构面连续性第18-19页
    2.2 渗透水压力作用下单裂隙岩体变形特征第19-24页
        2.2.1 渗透水压力概念第19-20页
        2.2.2 静水压力作用下单裂隙弹性变形特征第20-23页
        2.2.3 动水压力作用下单裂隙弹塑性变形特征第23页
        2.2.4 动静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单裂隙变形特征第23-24页
    2.3 交叉裂隙水流运动基本概念第24-26页
        2.3.1 交叉裂隙水流运动基本模型第24页
        2.3.2 三维交叉裂隙系统的裂隙渗流方程第24-26页
    2.4 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三维模型试验相关理论第28-44页
    3.1 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第28-33页
        3.1.1 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的关系第28页
        3.1.2 相似三定理第28-30页
        3.1.3 本论文模型试验相似比第30-32页
        3.1.4 本论文模型试验的意义和特点第32-33页
    3.2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第33-34页
    3.3 模型材料渗透系数试验第34-41页
        3.3.1 试验原理第34-35页
        3.3.2 试验设备第35-37页
        3.3.3 试验流程图第37-38页
        3.3.4 试样制备第38-40页
        3.3.5 试样渗透系数的计算第40-41页
    3.4 土工布的渗透特性第41-42页
    3.5 预制贯通裂隙的制作方法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交叉裂隙岩体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三维试验研究第44-94页
    4.1 模型试验设计第44-52页
        4.1.1 模型试验流程图第44页
        4.1.2 模型试验目的第44-45页
        4.1.3 模型设计与制作第45-52页
    4.2 主要试验设备介绍第52-54页
        4.2.1 静态电阻应变测试仪第52-53页
        4.2.2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第53-54页
    4.3 试验内容、测点布置与试验步骤第54-63页
        4.3.1 试验内容第54-55页
        4.3.2 测点布置第55-59页
        4.3.3 试验步骤第59-63页
    4.4 水压力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第63-92页
        4.4.1 试验组号表第63-65页
        4.4.2 不同恒定水压试验数据及分析第65-83页
        4.4.3 衬砌背后、交叉裂隙面上及围岩内水压力分布特征第83-87页
        4.4.4 不同隧道排水量与衬砌背后水压力的关系第87-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5.1 主要结论第94-95页
    5.2 问题及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安机关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实证研究--以C市S区公安分局为例
下一篇:轻微刑事案件审前程序运行状况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