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论文--民政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概述第9-14页
    1.1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概念第9-10页
        1.1.1 最低生活保障的含义第9页
        1.1.2 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征第9-10页
    1.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前提第10-12页
        1.2.1 宪法理论分析第10-11页
        1.2.2 经济法理论分析第11-12页
    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第12-14页
第2章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第14-18页
    2.1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界定中存在的问题第14页
        2.1.1 保障对象具体范围不明确第14页
        2.1.2 保障对象资格审查不规范第14页
    2.2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界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4-15页
        2.2.1 地方财政困难,部分居民“应保未保”第14-15页
        2.2.2 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低第15页
    2.3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完善措施第15-18页
        2.3.1 保障对象范围的界定第15-16页
        2.3.2 合理确定消极条件第16页
        2.3.3 完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制度第16-18页
第3章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第18-24页
    3.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有关保障标准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3.1.1 制定保障标准的法律依据过于笼统第18页
        3.1.2 保障标准制定权的主体层次低第18-19页
        3.1.3 保障标准制定权的行使缺少法律规则第19页
    3.2 保障标准界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9-20页
        3.2.1 欠缺公众参与第19-20页
        3.2.2 经济发展水平低第20页
    3.3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完善措施第20-24页
        3.3.1 对保障标准进行科学分类第20-21页
        3.3.2 明确保障标准的制定依据第21-22页
        3.3.3 统筹保障标准的计算方法第22-24页
第4章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措与管理第24-29页
    4.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保障资金筹措问题第24-25页
        4.1.1 筹集资金分担比例不明确第24页
        4.1.2 低保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第24-25页
    4.2 保障资金界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5-26页
        4.2.1 相关行政主体责任不明确第25页
        4.2.2 监管力度不够第25-26页
    4.3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完善措施第26-29页
        4.3.1 合理分担筹资比例第26页
        4.3.2 多渠道筹集资金第26-28页
        4.3.3 加强保障资金的监管力度第28-29页
第5章 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第29-35页
    5.1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的立法第29-31页
        5.1.1 最低生活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模式第29页
        5.1.2 修订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29-30页
        5.1.3 推动《社会救助法》的出台第30-31页
        5.1.4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第31页
    5.2 加强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第31-33页
        5.2.1 严格审批制度,做好身份识别第31-32页
        5.2.2 执法部门基层工作的细化、量化和规范化第32-33页
    5.3 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第33-35页
        5.3.1 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第33页
        5.3.2 申请人和保障对象的法律责任第33-34页
        5.3.3 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38-39页
后记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与外部独立研发机构的联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跨界搜索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创业资源对创业导向和企业成长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中美互联网创业企业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