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针铁矿对钒的吸附及钒的赋存形态模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31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7页
        1.1.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1-14页
        1.1.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第14-15页
        1.1.3 铁的环境地球化学简述第15-17页
        1.1.4 针铁矿简述第17页
    1.2 选题依据第17-2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8页
        1.3.1 吸附作用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第20-24页
        1.3.2 环境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现状第24-26页
        1.3.3 PHREEQC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26-28页
        1.3.4 存在的问题第28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8-29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1.6 完成的实际工作量第30-31页
第2章 材料及试验方法第31-37页
    2.1 实验材料第31-33页
        2.1.1 实验试剂第31-32页
        2.1.2 实验仪器、设备第32-33页
    2.2 实验方法第33-37页
        2.2.1 针铁矿的合成第33页
        2.2.2 样品的采集第33-34页
        2.2.3 分析测试方法第34页
        2.2.4 吸附实验第34-37页
第3章 针铁矿的性能表征第37-43页
    3.1 针铁矿X射线衍射晶形分析第37-38页
    3.2 比表面积分析第38-40页
    3.3 形貌特征分析第40-43页
第4章 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8页
    4.1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43-45页
    4.2 吸附剂浓度对吸附实验的影响第45-46页
    4.3 pH值对吸附实验的影响第46-48页
    4.4 离子强度对吸附实验的影响第48-49页
    4.5 等温吸附实验第49-54页
    4.6 解吸实验第54-55页
    4.7 共存Cd~(2+)、Pb~(2+)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第55-56页
    4.8 共存SO~(2-) _4、PO~(3-)_ 4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第56-58页
第5章钒的赋存形态模拟第58-64页
    5.1 形态提取实验方法第58-59页
    5.2 形态提取研究结果第59页
    5.3 形态模拟实验方法第59-62页
        5.3.1 针铁矿吸附钒后溶液的化学组成第60页
        5.3.2 模拟分析有关钒的热力学数据第60-61页
        5.3.3 钒的赋存形态模拟第61-62页
    5.4 不同pH值条件下针铁矿吸附钒的模拟研究第62-64页
        5.4.1 表面吸附模拟用到的钒的热力学数据及模拟参数确定第62-63页
        5.4.2 吸附模拟结果第63-64页
结论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含小水电的配电线路重合闸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火电厂电气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