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有关中国居民消费的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2.1.1 经典消费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1.2 基于中国国情的居民消费假说及实证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1.3 其他有关中国居民消费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2 中国居民消费率统计偏倚的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2.3 中国未观测经济测量的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中国支出法GDP核算方法的国际比较 | 第27-51页 |
3.1 GDP数据的国际可比性问题 | 第27-33页 |
3.1.1 GDP的国际比较及核算标准 | 第27-29页 |
3.1.2 核算方法差异与GDP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 第29-32页 |
3.1.3 小结 | 第32-33页 |
3.2 核算口径的比较 | 第33-43页 |
3.2.1 中国支出法GDP的构成 | 第33-35页 |
3.2.2 居民最终消费的口径比较 | 第35-40页 |
3.2.3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口径比较 | 第40-41页 |
3.2.4 其他支出口径比较 | 第41-43页 |
3.3 数据统计调查方法的比较 | 第43-45页 |
3.3.1 居民消费数据统计调查方法的中外比较 | 第43-44页 |
3.3.2 固定资本形成额数据收集方法的中外比较 | 第44-45页 |
3.4 中国的未观测经济 | 第45-47页 |
3.5 核算方法差异对居民消费率偏倚的影响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中国自有住房虚拟租金的重新估算 | 第51-68页 |
4.1 居住消费与自有住房虚拟租金的国际比较 | 第51-55页 |
4.2 三种自有住房虚拟租金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55-58页 |
4.3 使用者成本法估算中国自有住房虚拟租金 | 第58-64页 |
4.4 中国自有住房虚拟租金数据偏倚的其他佐证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固定资产投资额高估与居民消费率的调整 | 第68-81页 |
5.1 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固定资本形成额的差额问题 | 第68-70页 |
5.2 固定资产投资高估与未观测消费 | 第70-73页 |
5.3 投资额与形成额口径差异的数量估算 | 第73-75页 |
5.4 固定资产投资高估的估算 | 第75-79页 |
5.4.1 投资虚报规模的估算 | 第75-78页 |
5.4.2 未观测消费规模的估算 | 第78-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政府部门公款消费的估算 | 第81-100页 |
6.1 公款消费问题概述 | 第81-83页 |
6.2 中央八项规定以来的公款相关消费变化 | 第83-87页 |
6.3 指标与模型 | 第87-89页 |
6.4 全国公款消费规模的估算 | 第89-93页 |
6.5 城乡区域公款消费规模估算 | 第93-9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七章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修正及比较分析 | 第100-118页 |
7.1 估算结果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 第100-104页 |
7.2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国际比较 | 第104-107页 |
7.3 国际样本的居民消费实证分析 | 第107-110页 |
7.4 中国居民消费率主要统计偏倚的制度分析 | 第110-116页 |
7.4.1 住房制度改革与居民住房成本 | 第111-114页 |
7.4.2 地方政绩考核制度与投资“过度”增长 | 第114-11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结论 | 第118-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附件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