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电子设备论文--航空通信设备论文

航空自组网的拓扑控制与数据分发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1-12页
        1.2.1 研究目标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2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航空自组网综述第13-20页
    2.1 航空自组网技术第13-15页
        2.1.1 航空自组网的体系结构第13页
        2.1.2 航空自组网的特征第13-14页
        2.1.3 航空自组网的应用第14-15页
    2.2 航空自组网的组网可行性第15-16页
    2.3 航空自组网的拓扑控制第16-17页
        2.3.1 航空自组网拓扑控制问题第16页
        2.3.2 航空自组网拓扑控制研究现状第16-17页
    2.4 航空自组网路由算法研究现状第17-18页
        2.4.1 反应式路由第17-18页
        2.4.2 混合路由第18页
        2.4.3 地理位置信息辅助路由第18页
    2.5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三章 基于链路持续时间的拓扑控制算法第20-30页
    3.1 网络场景和移动模型第20页
    3.2 网络模型第20-21页
    3.3 逻辑邻居节点选择第21-23页
        3.3.1 链路稳定性评估机制第21页
        3.3.2 链路持续时间第21-22页
        3.3.3 逻辑邻居节点选择第22-23页
    3.4 基于链路持续时间的拓扑控制算法第23-24页
    3.5 仿真实验第24-29页
        3.5.1 参数设置第24-25页
        3.5.2 邻居节点个数与网络性能第25-27页
        3.5.3 拓扑控制算法性能对比第27-29页
    3.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移动和负载感知的地理信息路由算法第30-35页
    4.1 路由质量评估第30-32页
        4.1.1 负载因素第30-31页
        4.1.2 移动因素第31-32页
    4.2 移动和负载感知地理信息路由算法第32-33页
    4.3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33-34页
    4.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五章 航空自组网自适应信标交换算法第35-43页
    5.1 问题描述第35-36页
    5.2 自适应信标交换算法第36-39页
        5.2.1 两跳信标交换机制第36页
        5.2.2 信标发送周期计算第36-39页
    5.3 基于自适应信标交换的地理位置路由第39-40页
        5.3.1 基于两跳信标的地理信息路由第39页
        5.3.2 基于一跳信标的地理信息路由第39-40页
    5.4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40-42页
    5.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3-45页
    6.1 论文总结第43页
    6.2 未来工作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钛纳米线光催化法降解含油污水技术研究
下一篇:S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