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前言 | 第16页 |
1.2 羊绒纤维 | 第16-19页 |
1.2.1 羊绒纤维概述 | 第17页 |
1.2.2 原绒和洗净绒质量评价指标检测方法 | 第17-19页 |
1.2.3 羊绒和其他纤维的识别方法 | 第19页 |
1.3 天然纤维素纤维 | 第19-23页 |
1.3.1 纤维素的结构 | 第20-21页 |
1.3.2 传统制浆工艺与新工艺的概述 | 第21页 |
1.3.3 天然纤维素理化指标检测 | 第21-23页 |
1.4 近红外光谱 | 第23-27页 |
1.4.1 近红外光谱的原理 | 第23-24页 |
1.4.2 化学计量学 | 第24-26页 |
1.4.3 近红外光谱分析过程 | 第26-27页 |
1.4.4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优势 | 第27页 |
1.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纤维材料的应用 | 第27-29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9-32页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1.6.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6.3 本课题难点和创新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扣水算法及对洗净绒净绒率测定的研究 | 第32-48页 |
2.1 扣水算法 | 第32-34页 |
2.1.1 扣水算法的原理 | 第32-34页 |
2.1.2 扣水算法应用 | 第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2.2.1 仪器与样品 | 第34-35页 |
2.2.2 光谱采集 | 第35-38页 |
2.2.3 含水率的测定 | 第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2.3.1 建立校正集 | 第38-39页 |
2.3.2 近红外光谱特征 | 第39-40页 |
2.3.3 扣水处理 | 第40-44页 |
2.3.4 净绒率的定量分析模型 | 第44-46页 |
2.4 结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光谱重构方法及对洗净绒净绒率测定的研究 | 第48-56页 |
3.1 光谱重构法原理 | 第48-4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3.2.1 光谱重构法的必要性 | 第49-51页 |
3.2.2 光谱重构法结果 | 第51-53页 |
3.2.3 净绒率定量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3.3 实验结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结合扣水算法和光谱重构法测定洗净绒净绒率的研究 | 第56-60页 |
4.1 近红外光谱与净绒率线性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4.2 结合两种方法的定量模型 | 第57-59页 |
4.3 重复性实验 | 第59页 |
4.4 结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天然纤维素浆粕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在线检测研究 | 第60-72页 |
5.1 在线检测仪器 | 第60-6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5.2.1 样品收集 | 第62-63页 |
5.2.2 浆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集条件 | 第63-6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5.3.1 样品光谱分析 | 第64-65页 |
5.3.2 近红外光谱与参考值相关性分析 | 第65-66页 |
5.3.3 天然纤维素浆粕的定量分析模型 | 第66-70页 |
5.4 实验结论 | 第70-72页 |
第六章 论文结论及前景展望 | 第72-74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72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82-83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