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物联网的隐私数据保护方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医疗物联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安全保护在医疗物联网中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页 |
1.4 创新点分析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6-26页 |
2.1 身份认证 | 第16-17页 |
2.1.1 基于密码和类密码体制的认证 | 第16页 |
2.1.2 基于智能卡的认证 | 第16-17页 |
2.1.3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认证 | 第17页 |
2.1.4 其他认证技术 | 第17页 |
2.2 密钥协商 | 第17-19页 |
2.2.1 IKE密钥协商 | 第18-19页 |
2.2.2 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 | 第19页 |
2.3 细粒度技术 | 第19-21页 |
2.3.1 细粒度加密 | 第19-20页 |
2.3.2 细粒度访问控制 | 第20-21页 |
2.4 社区医疗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 | 第21-25页 |
2.4.1 系统结构 | 第21页 |
2.4.2 系统原型 | 第21-24页 |
2.4.3 安全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数据传输保护方案 | 第26-37页 |
3.1 引言 | 第26-28页 |
3.2 数据传输模型 | 第28-29页 |
3.2.1 医疗数据传输模型 | 第28-29页 |
3.2.2 医疗数据多路传输模型 | 第29页 |
3.3 数据传输方法 | 第29-31页 |
3.3.1 方案初始化 | 第29-30页 |
3.3.2 密钥协商机制 | 第30-31页 |
3.3.3 分片多路数据传输 | 第31页 |
3.4 数据传输安全性分析 | 第31-33页 |
3.4.1 认证安全 | 第31-32页 |
3.4.2 密钥协商安全 | 第32页 |
3.4.3 多路传输安全 | 第32-33页 |
3.5 实验仿真 | 第33-36页 |
3.5.1 链路安全性 | 第33-34页 |
3.5.2 链路可靠性 | 第34-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数据存储保护方案 | 第37-44页 |
4.1 引言 | 第37-39页 |
4.2 存储保护模型 | 第39-40页 |
4.2.1 存储服务器模型 | 第39页 |
4.2.2 安全存储模型 | 第39-40页 |
4.3 安全存储方案 | 第40-42页 |
4.3.1 存储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4.3.2 数据安全存储 | 第41-42页 |
4.4 安全存储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4.4.1 数据完整性 | 第42-43页 |
4.4.2 数据安全性 | 第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访问授权控制方案 | 第44-51页 |
5.1 引言 | 第44-45页 |
5.2 细粒度模型 | 第45-47页 |
5.2.1 形式化定义 | 第45-46页 |
5.2.2 形式化访问模型 | 第46-47页 |
5.3 访问控制方案 | 第47-49页 |
5.3.1 访问策略 | 第47-48页 |
5.3.2 动态授权方案 | 第48页 |
5.3.3 访问控制方案 | 第48-49页 |
5.4 访问控制安全性分析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1-5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9页 |
已发表和参与的论文 | 第59-60页 |
已申请和公开的专利 | 第60页 |
已申请和授权的软件著作权 | 第60页 |
获奖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