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3页 |
1.1 人工胆管的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2 人工胆管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9-31页 |
1.2.1 人工胆管制备材料的研究 | 第20-23页 |
1.2.1.1 非降解类生物材料 | 第20-22页 |
1.2.1.2 可降解类生物材料 | 第22-23页 |
1.2.2 人工胆管的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23-28页 |
1.2.2.1 非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制备复合型人工胆管 | 第23-24页 |
1.2.2.2 可降解型人工胆管制备方法 | 第24-28页 |
1.2.3 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饰方法 | 第28-31页 |
1.2.3.1 等离子表面改性 | 第28-30页 |
1.2.3.2 湿化学处理表面修饰 | 第30-31页 |
1.2.3.3 表面接枝修饰技术 | 第31页 |
1.3 人工胆管的研究展望 | 第31-33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4.1 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 第33页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3页 |
第二章 聚四氟乙烯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研究 | 第43-61页 |
2.1 前言 | 第43-4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2.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44-45页 |
2.2.3.1 等离子体处理实验 | 第44-45页 |
2.2.3.2 等离子改性PTFE膜接枝丙烯酸实验 | 第45页 |
2.2.4 表征 | 第45-46页 |
2.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试样的表面形态 | 第45页 |
2.2.4.2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观察试样的表面粗糙度 | 第45页 |
2.2.4.3 ATR-FTIR分析 | 第45页 |
2.2.4.4 XPS分析表面元素 | 第45页 |
2.2.4.5 水接触角测试 | 第45-4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2.3.1 等离子体改性前后薄膜表面的形貌结构观察 | 第46-48页 |
2.3.2 等离子改性前后PTFE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 第48-49页 |
2.3.3 红外图谱分析化学结构 | 第49-50页 |
2.3.4 XPS分析表面元素 | 第50-53页 |
2.3.4.1 不同气氛等离子体改性前后PTFE样品的XPS图谱分析 | 第50-52页 |
2.3.4.2 氦气等离子体在不同放电功率条件下改性PTFE后XPS谱图分析 | 第52-53页 |
2.3.5 等离子体改性前后薄膜亲水性分析 | 第53-55页 |
2.3.5.1 不同气氛等离子体改性后改性PTFE的表面接触角变化 | 第53-54页 |
2.3.5.2 处理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54-55页 |
2.3.6 丙烯酸接枝对PTFE微孔薄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55-58页 |
2.3.6.1 丙烯酸接枝前后表面形态的变化 | 第55-56页 |
2.3.6.2 丙烯酸接枝前后PTFE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6-57页 |
2.3.6.3 XPS分析 | 第57-58页 |
2.3.6.4 接枝丙烯酸前后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 第58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复合型人工胆管的制备、表征及动物实验研究 | 第61-77页 |
3.1 前言 | 第61-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62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3.2.3 试验方法及工艺路线 | 第62-63页 |
3.2.3.1 复合型人工胆管内胆的制备 | 第62-63页 |
3.2.3.2 聚四氟乙烯内胆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 第63页 |
3.2.3.3 聚四氟乙烯内胆的表面涂覆及复合型人工胆管的制备 | 第63页 |
3.2.4 表征 | 第63-65页 |
3.2.4.1 XRD结晶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3.2.4.2 SEM观察形貌 | 第64页 |
3.2.4.3 接触角测定 | 第64页 |
3.2.4.4 渗透性能测定 | 第64-65页 |
3.2.4.5 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65页 |
3.2.5 复合型人工胆管的动物实验研究 | 第65页 |
3.2.5.1 人工胆管抗腐蚀性测试 | 第65页 |
3.2.5.2 人工胆管的临床动物实验研究 | 第6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3.3.1 等离子体对PTFE内胆管表面的亲水化改性 | 第65-67页 |
3.3.2 试样的表面形貌观察 | 第67-68页 |
3.3.3 管状试样的水渗透性能分析 | 第68-69页 |
3.3.4 PTFE试样的结晶性能分析 | 第69-70页 |
3.3.5 热处理条件对PTFE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3.3.6 氟橡胶的涂覆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3.3.7 动物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3.3.7.1 人工胆管抗腐蚀性测试结果 | 第72页 |
3.3.7.2 动物实验结果 | 第72-74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四章 PLA/PCL复合人工胆管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 第77-93页 |
4.1 前言 | 第7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7-81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77-7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78页 |
4.2.3 试样的制备 | 第78-80页 |
4.2.3.1 溶液浇铸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PLA/PCL共混膜及复合人工胆管 | 第78-79页 |
4.2.3.2 熔融纺丝法制备PLA/PCL共混纤维及管状支撑支架的编织 | 第79-80页 |
4.2.4 表征 | 第80-81页 |
4.2.4.1 共混试样的SEM测试 | 第80页 |
4.2.4.2 共混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80页 |
4.2.4.3 共混膜的热重测试 | 第80页 |
4.2.4.4 共混纤维的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 | 第80页 |
4.2.4.5 共混膜的XRD结晶性能分析 | 第80页 |
4.2.4.6 共混试样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80-81页 |
4.2.4.7 纤维管状支架的机械性能 | 第8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1-90页 |
4.3.1 PLA/PCL共混试样的形貌观察 | 第81-83页 |
4.3.1.1 PLA/PCL共混膜的断面形貌 | 第81-82页 |
4.3.1.2 PLA/PCL共混纤维的断面形貌 | 第82-83页 |
4.3.2 PLA/PCL共混膜的FTIR分析 | 第83-84页 |
4.3.3 PLA/PCL共混膜的热失重分析 | 第84-85页 |
4.3.4 PLA/PCL共混纤维的热性能 | 第85-86页 |
4.3.5 PLA/PCL共混膜的结晶性能 | 第86-87页 |
4.3.6 PLA/PCL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 第87-88页 |
4.3.7 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 | 第88-89页 |
4.3.7.1 拉伸温度对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8页 |
4.3.7.2 拉伸倍数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8-89页 |
4.3.8 纤维编织管状支撑支架的机械性能 | 第89-90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五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PLLA/PCL复合纤维及其性能研究 | 第93-115页 |
5.1 前言 | 第9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3-97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93-94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94页 |
5.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94-95页 |
5.2.3.1 静电纺丝制备PLLA/PCL复合纤维 | 第94-95页 |
5.2.3.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接枝明胶 | 第95页 |
5.2.4 表征 | 第95-97页 |
5.2.4.1 纤维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95页 |
5.2.4.2 纤维的化学结构分析 | 第95页 |
5.2.4.3 纤维的结晶性能分析 | 第95-96页 |
5.2.4.4 纤维的DSC热分析 | 第96页 |
5.2.4.5 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96页 |
5.2.4.6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观察纤维的表面粗糙度 | 第96页 |
5.2.4.7 XPS分析表面元素 | 第96页 |
5.2.4.8 纤维膜的接触角测试 | 第96页 |
5.2.4.9 纤维膜的体外降解性能 | 第96-97页 |
5.2.4.10 纤维膜/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 第9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7-112页 |
5.3.1 影响纤维形貌的因素 | 第97-100页 |
5.3.1.1 质量比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97-99页 |
5.3.1.2 浓度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99-100页 |
5.3.2 纤维的化学结构 | 第100-101页 |
5.3.3 纤维的结晶性能 | 第101-103页 |
5.3.3.1 质量比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5.3.3.2 浓度对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5.3.4 纤维的热性能 | 第103-104页 |
5.3.5 纤维的体外降解性能 | 第104-106页 |
5.3.5.1 复合纤维膜的体外降解性能 | 第104-106页 |
5.3.5.2 复合纤维降解前后的形貌 | 第106页 |
5.3.6 纤维的表面亲水化改性 | 第106-111页 |
5.3.6.1 改性前后的PLLA/PCL纤维膜表面的形貌 | 第107-108页 |
5.3.6.2 改性前后的PLLA/PCL纤维膜表面的粗糙度 | 第108-109页 |
5.3.6.3 等离子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 | 第109-110页 |
5.3.6.4 等离子改性前后的接触角 | 第110-111页 |
5.3.7 纤维支架与胆管上皮细胞的相容性 | 第111-112页 |
5.4 本章结论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静电纺转轴法制备PLLA/PCL有序纤维及其性能研究 | 第115-132页 |
6.1 前言 | 第115-116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16-119页 |
6.2.1 实验原料 | 第116页 |
6.2.2 实验仪器 | 第116-117页 |
6.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117页 |
6.2.3.1 静电纺转轴法制备PLLA/PCL有序纤维 | 第117页 |
6.2.3.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接枝明胶 | 第117页 |
6.2.4 表征 | 第117-119页 |
6.2.4.1 纤维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 第117页 |
6.2.4.2 纤维的结晶性能分析 | 第117-118页 |
6.2.4.3 纤维膜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第118页 |
6.2.4.4 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118页 |
6.2.4.5 纤维膜体外降解行为的研究 | 第118页 |
6.2.4.6 有序纤维膜的化学结构分析 | 第118页 |
6.2.4.7 有序纤维膜的亲水性测试 | 第118页 |
6.2.4.8 有序纤维膜/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 第118-11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9页 |
6.3.1 转速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6.3.2 纤维膜的取向度及结晶性能 | 第121-124页 |
6.3.2.1 转速对纤维取向度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6.3.2.2 转速对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6.3.3 转速对纤维膜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6.3.4 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 第125-126页 |
6.3.5 纤维膜的体外降解性能 | 第126-127页 |
6.3.6 有序纤维膜与胆管上皮细胞的相容性 | 第127页 |
6.3.7 有序纤维的亲水化改性 | 第127-129页 |
6.3.7.1 改性前后的纤维形貌 | 第127-128页 |
6.3.7.2 纤维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 | 第128-129页 |
6.3.7.3 改性前后的表面接触角分析 | 第129页 |
6.4 本章结论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本文总结 | 第132-135页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2-134页 |
7.2 论文的不足 | 第13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