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地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及地面实验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第二章 星地量子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 第22-40页 |
2.1 量子通信的基本概念 | 第22-29页 |
2.1.1 BB84协议 | 第23-25页 |
2.1.2 诱骗态方法 | 第25-26页 |
2.1.3 量子纠缠分发和CHSH不等式 | 第26-27页 |
2.1.4 量子隐形传态协议 | 第27-29页 |
2.2 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 | 第29-40页 |
2.2.1 光纤信道量子通信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2.2.2 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2.2.3 量子隐形传态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2.2.4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介 | 第34-40页 |
第三章 光学链路建设技术 | 第40-68页 |
3.1 窄光束发射技术 | 第41-47页 |
3.1.1 发射机设计 | 第41-44页 |
3.1.2 超窄发散角外场自检 | 第44-47页 |
3.2 高精度光学跟踪技术 | 第47-55页 |
3.2.1 粗跟踪部分 | 第47-49页 |
3.2.2 精跟踪部分 | 第49-54页 |
3.2.3 光学跟踪技术总结 | 第54-55页 |
3.3 高效率耦合接收技术 | 第55-58页 |
3.3.1 单模耦合接收理论分析 | 第55-57页 |
3.3.2 控制系统设计和精度分析 | 第57-58页 |
3.4 实验终端介绍 | 第58-62页 |
3.4.1 发射一体化终端 | 第58-60页 |
3.4.2 接收望远镜终端 | 第60-62页 |
3.5 外场实验验证 | 第62-68页 |
3.5.1 关于大气环境 | 第62-64页 |
3.5.2 多模链路 | 第64-65页 |
3.5.3 单模链路 | 第65-68页 |
第四章 远程时间同步技术 | 第68-90页 |
4.1 时间同步方案 | 第68-70页 |
4.2 远程时间同步实现 | 第70-73页 |
4.2.1 GPS授时机 | 第70-71页 |
4.2.2 同步脉冲光与探测器 | 第71-72页 |
4.2.3 同步光发射 | 第72-73页 |
4.2.4 同步光接收耦合 | 第73页 |
4.3 时间同步算法 | 第73-82页 |
4.3.1 数据处理总算法 | 第73-74页 |
4.3.2 远程时间同步算法 | 第74-76页 |
4.3.3 符合数据分析算法 | 第76-80页 |
4.3.4 延迟量扫描算法 | 第80-81页 |
4.3.5 数据处理软件 | 第81-82页 |
4.4 自同步方案分析 | 第82-90页 |
4.4.1 PM形式的自同步方案 | 第82-85页 |
4.4.2 EB形式的自同步方案 | 第85-86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86-90页 |
第五章 基于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地面实验 | 第90-128页 |
5.1 自由空间双光子干涉实验 | 第90-108页 |
5.1.1 引言 | 第90-91页 |
5.1.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91-94页 |
5.1.3 数值模拟 | 第94-98页 |
5.1.4 本地测试 | 第98-102页 |
5.1.5 稳定性测试 | 第102-104页 |
5.1.6 实验装置与原理 | 第104-106页 |
5.1.7 实验结果 | 第106-108页 |
5.2 基于通信波段白天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 第108-120页 |
5.2.1 引言 | 第108-109页 |
5.2.2 整体实验介绍 | 第109-110页 |
5.2.3 发射端 | 第110-112页 |
5.2.4 接收端 | 第112-115页 |
5.2.5 背景噪声分析 | 第115-117页 |
5.2.6 52km链路分析 | 第117-118页 |
5.2.7 实验结果 | 第118-120页 |
5.3 百公里级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 第120-128页 |
5.3.1 引言 | 第120-121页 |
5.3.2 实验介绍 | 第121-126页 |
5.3.3 实验结果 | 第126页 |
5.3.4 实验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