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1.2 复合板制备技术 | 第10-16页 |
| 1.2.1 固-固复合法 | 第11-14页 |
| 1.2.2 液-固复合法 | 第14页 |
| 1.2.3 液-液复合法 | 第14-16页 |
| 1.3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复合工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2. 试验方案 | 第20-25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 2.2 试验设备 | 第20-22页 |
| 2.3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2.4 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 2.4.1 剪切强度测试 | 第23-24页 |
| 2.4.2 界面硬度测试 | 第24页 |
| 2.4.3 界面微观组织分析 | 第24-25页 |
| 3. 不锈钢/45 钢复合板的制备 | 第25-34页 |
| 3.1 样品的制备 | 第25-26页 |
| 3.1.1 轧制工艺参数 | 第25页 |
| 3.1.2 复合试样宏观照片 | 第25-26页 |
| 3.2 轧制压下率对复合板界面的影响 | 第26-30页 |
| 3.2.1 压下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26-28页 |
| 3.2.2 压下率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 3.3 轧制温度对复合板界面的影响 | 第30-32页 |
| 3.3.1 温度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3.2 温度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4 小结 | 第32-34页 |
| 4. 不锈钢/Ni/45 钢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 | 第34-42页 |
| 4.1 样品的制备 | 第34-36页 |
| 4.1.1 轧制工艺参数 | 第34页 |
| 4.1.2 复合试样宏观照片 | 第34-36页 |
| 4.2 压下率对不锈钢/Ni/45 钢复合板界面的影响 | 第36-38页 |
| 4.2.1 压下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4.2.2 压下率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4.3 轧制温度对不锈钢/Ni/45 钢复合板界面的影响 | 第38-40页 |
| 4.3.1 温度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3.2 温度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4 小结 | 第40-42页 |
| 5. 界面扩散现象 | 第42-62页 |
| 5.1 不锈钢/45 钢复合板界面扩散现象 | 第42-49页 |
| 5.1.1 界面微观组织观察 | 第42-46页 |
| 5.1.2 界面合金元素的扩散 | 第46-48页 |
| 5.1.3 界面显微硬度的测定 | 第48-49页 |
| 5.2 不锈钢/Ni/45 钢复合板界面扩散现象 | 第49-53页 |
| 5.2.1 界面微观组织观察 | 第49-51页 |
| 5.2.2 界面合金元素的扩散 | 第51-52页 |
| 5.2.3 界面显微硬度的测定 | 第52-53页 |
| 5.3 中间Ni箔厚度对界面扩散的影响 | 第53-59页 |
| 5.3.1 Ni箔厚度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 5.3.2 Ni箔厚度对复合界面碳元素扩散的影响 | 第55-56页 |
| 5.3.3 Ni箔厚度对复合界面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 5.3.4 Ni箔厚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 5.4 界面扩散现象分析 | 第59-60页 |
| 5.5 小结 | 第60-62页 |
| 6.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