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 中医研究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 2. 现代研究DPN发生因素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 第13-16页 |
| 3. 中医药治疗概况 | 第16-18页 |
| 4. 西药治疗概况 | 第18-20页 |
| 5. 预防及健康教育 | 第20页 |
| 6. 消渴痹通胶囊方解 | 第20-21页 |
| 7. DPN大鼠模型建造 | 第21-23页 |
| 实验研究 | 第23-31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7-31页 |
| 讨论 | 第31-35页 |
|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建造 | 第31页 |
| 2. 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31-32页 |
| 3. 消渴痹通胶囊方义 | 第32-33页 |
| 4. 消渴痹通对DPN大鼠血糖的影响 | 第33页 |
| 5. 消渴痹通对DPN大鼠MNCV、痛阈值、摆尾温度阈值的影响 | 第33页 |
| 6. 消渴痹通对DPN大鼠MDA/SOD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