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钻井机械设备论文--钻头、钻具与工具论文

涡轮钻具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8-9页
论文中主要符号说明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1.1 课题概述第13-16页
        1.1.1 涡轮钻具轴承设计要点第15页
        1.1.2 涡轮钻具轴承的材料和润滑第15-16页
        1.1.3 涡轮钻具轴承的载荷特性第16页
    1.2 课题文献综述第16-25页
        1.2.1 轴承振动分析的文献调研第17-19页
        1.2.2 轴承振动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的文献调研第19-20页
        1.2.3 对轴承混沌指标研究的文献调研第20-21页
        1.2.4 轴承状态监测技术的文献调研第21-22页
        1.2.5 模糊神经故障诊断系统的文献调研第22-24页
        1.2.6 轴承状态预测的文献调研第24-25页
    1.3 研究意义和预期目标第25-26页
    1.4 论文大纲第26-28页
第2章 涡轮钻具滚动轴承的振动分析与研究第28-47页
    2.1 系统模型第28-31页
    2.2 载荷分布角的研究第31-32页
    2.3 平衡点分析第32-35页
    2.4 案例分析求解第35-44页
        2.4.1 案例1:零间隙滚动轴承第37-40页
        2.4.2 案例2:正的小径向间隙滚动轴承第40-44页
    2.5 轴承内圈混沌振动分析第44-46页
    2.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第47-58页
    3.1 数值模拟第47-54页
        3.1.1 模型假设第47-48页
        3.1.2 轴承冲击实验第48-49页
        3.1.3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第49-54页
    3.2 实验与分析第54-57页
        3.2.1 台架说明第54-55页
        3.2.2 干扰信号处理第55-56页
        3.2.3 实验分析第56-57页
    3.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和混沌指标研究第58-72页
    4.1 混沌指标第58-65页
        4.1.1 李雅普诺夫指数第58-60页
        4.1.2 关联维数第60-63页
        4.1.3 信息熵第63-65页
    4.2 机械故障对混沌指标的影响分析第65-71页
        4.2.1 滚动轴承的局部故障第65-69页
        4.2.2 不平衡和偏斜故障第69-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轴承状态监测技术的评估第72-88页
    5.1 数据收集和信号前处理第72-73页
    5.2 故障特征提取和信号处理技术第73-78页
        5.2.1 峭度第73页
        5.2.2 峰值因子第73-74页
        5.2.3 包络分析第74-75页
        5.2.4 高频谐振技术第75页
        5.2.5 李雅普诺夫指数第75-76页
        5.2.6 连续小波变换第76-77页
        5.2.7 离散小波变换第77-78页
        5.2.8 关联维数第78页
        5.2.9 归一化信息熵第78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8-84页
        5.3.1 内圈故障分析第80-82页
        5.3.2 外圈故障分析第82-83页
        5.3.3 滚动体故障分析第83-84页
    5.4 速度和载荷对监测指标的影响第84-87页
    5.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6章 模糊神经故障诊断系统第88-94页
    6.1 决策方案第88-90页
        6.1.1 多层感知机第88-89页
        6.1.2 径向基函数第89页
        6.1.3 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第89-90页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0-93页
    6.3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7章 轴承状态预测研究第94-103页
    7.1 实验装置第94页
    7.2 监测指标第94页
    7.3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第94-96页
        7.3.1 回归神经网络第95页
        7.3.2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第95-96页
    7.4 轴承故障状态预测第96-102页
    7.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8.1 总结第103-104页
    8.2 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7页
附录第117页
附录Ⅰ: 轴承滚动体接触刚度的计算方法第117-120页
附录Ⅱ: 正常轴承的峭度计算公式第120-121页
附录Ⅲ: 正常轴承与故障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的测试数据第121-126页
附录Ⅳ: Matlab主要求解程序第126-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温和灸对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