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微网电压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9-13页
        1.2.1 直流微网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储能设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2页
        1.2.3 双向DC/DC变换器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3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直流微网与能量管理策略第14-22页
    2.1 直流微网系统结构第14-15页
    2.2 系统模型第15-18页
        2.2.1 光伏阵列模型第15-16页
        2.2.2 超级电容器模型第16-17页
        2.2.3 双向DC/DC变换器模型第17-18页
    2.3 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第18-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直流微网系统相关设备PI线性控制方法研究第22-29页
    3.1 MPPT控制器PI线性控制方法第22-23页
    3.2 整流器PI线性控制方法第23-24页
    3.3 双向DC/DC变换器PI线性控制方法第24-28页
        3.3.1 Boost模式模型与控制第24-26页
        3.3.2 Buck模式模型与控制第26-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储能系统滑模控制方法研究与位置布置第29-36页
    4.1 滑模控制理论第29-31页
        4.1.1 滑模控制原理第29-30页
        4.1.2 开关频率对变换器的影响第30-31页
    4.2 双向DC/DC变换器滑模控制方法第31-34页
        4.2.1 Boost模式滑模控制第31-33页
        4.2.2 Buck模式滑模控制第33-34页
    4.3 超级电容器位置布置原则第34-35页
    4.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5章 仿真分析第36-50页
    5.1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5.2 PI线性控制方法仿真第38-43页
    5.3 滑模控制方法仿真第43-47页
    5.4 储能系统位置布置仿真第47-48页
    5.5 仿真结果分析第48-49页
    5.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51页
    6.2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论--以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为理论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