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胶的制作及骆驼毛色基因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26页 |
1.1 骆驼概述 | 第11-12页 |
1.2 骆驼皮 | 第12页 |
1.3 骆驼毛 | 第12-15页 |
1.3.1 骆驼毛色 | 第13-14页 |
1.3.2 骆驼毛的特性 | 第14-15页 |
1.4 动物胶剂 | 第15-18页 |
1.4.1 动物胶剂的分类 | 第15页 |
1.4.2 动物胶剂用皮的历史演变 | 第15-16页 |
1.4.3 阿胶 | 第16页 |
1.4.4 阿胶有效成分 | 第16-17页 |
1.4.5 阿胶的主要功效 | 第17-18页 |
1.4.6 阿胶与驴皮毛色 | 第18页 |
1.5 动物毛色及其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1.5.1 野灰位点信号蛋白基因 | 第19-20页 |
1.5.2 原癌基因 | 第20-21页 |
1.5.3 酪氨酸酶基因 | 第21-22页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1.7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4页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9页 |
2.1.1 实验样品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9页 |
2.2.1 橐胶制作步骤 | 第29-30页 |
2.2.2 橐胶制作条件实验设计 | 第30页 |
2.2.2.1 橐胶制作条件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30页 |
2.2.2.2 橐胶制作条件正交实验设计 | 第30页 |
2.2.3 橐胶制作过程 | 第30-33页 |
2.2.4 出胶率的计算 | 第33页 |
2.2.5 预实验 | 第33-36页 |
2.2.5.1 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3-34页 |
2.2.5.2 PCR反应体系及过程 | 第34页 |
2.2.5.3 PCR反应体系 | 第34-35页 |
2.2.5.4 PCR产物的回收 | 第35页 |
2.2.5.5 PCR产物测序 | 第35-36页 |
2.2.6 正式实验 | 第36-38页 |
2.2.6.1 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7页 |
2.2.6.2 PCR反应体系及过程 | 第37页 |
2.2.6.3 PCR反应体系 | 第37页 |
2.2.6.4 PCR产物的回收 | 第37-38页 |
2.2.6.5 PCR产物测序 | 第38页 |
2.2.7 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6页 |
3.1 泡皮温度对出胶率的影响 | 第39页 |
3.2 泡皮时间对出胶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化皮时间对出胶率的影响 | 第40页 |
3.4 橐胶制作条件的确定 | 第40-41页 |
3.5 骆驼基因组DNA的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3.6 骆驼ASIP基因 | 第42-45页 |
3.6.1 ASIP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42-43页 |
3.6.2 ASIP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43-44页 |
3.6.3 ASIP基因的SNP分析 | 第44页 |
3.6.4 ASIP基因不同基因型与表型 | 第44-45页 |
3.7 骆驼KIT基因 | 第45-49页 |
3.7.1 KIT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45页 |
3.7.2 KIT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45-46页 |
3.7.3 KIT基因的SNP分析 | 第46-48页 |
3.7.4 KIT基因不同基因型与表型 | 第48-49页 |
3.8 骆驼TYR基因 | 第49-56页 |
3.8.1 TYR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49-50页 |
3.8.2 TYR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50-51页 |
3.8.3 TYR基因的SNP分析 | 第51-54页 |
3.8.4 TYR基因不同基因型与表型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58页 |
4.1 橐胶的制作 | 第56页 |
4.2 毛色候选基因的研究 | 第56-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